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多少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深度

颈静脉注射物时物在血管内的运输路径

手背静脉/肘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掴动脉/足背/足底动脉/足部毛犀血管/足背静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多少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深度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多少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深度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多少 锁骨下静脉穿刺进针深度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

目录 1 拼音 2 作名称 3 概述 4 适应症 5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的证 6 用品及准备 7 方法及内容 8 注意事项 9 科室 10 相关出处 1 拼音 suǒ gǔ xià jìng mài chuān cì chā guǎn shù

2 作名称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

3 概述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对于需要长期、反复静脉输液的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需反复多次输注化疗物及对血管有 性的物,患者血管较脆不易刺入,及晚期肿瘤恶液质患者,及危重病人抢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环节。

4 适应症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适用于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细脆弱不易穿刺者。

1.恶性肿瘤患者需反复输注化疗物及对血管有 性的物,血管较脆,不易刺入者。

2.恶液质、休克或四肢血管塌陷,不易做静脉穿刺或反复滑出者。

3.需要长期静脉内高营养治疗,输注高渗性溶液及静脉营养液者。

4.危重病人抢救时,需要两条输液通路,应及时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

保证抢救输液通道。

5.外科手术前应先做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备术中、术后输血、输液用。

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6.需短时间内大量输血、输液者或连续输液且需要时间较长者。

7.肥胖,水肿病人静脉穿刺困难者。

8.测定中心静脉压,送入心内起搏器电极。

9.肺动脉插管、心血管造影等。

5 证

1.出血性疾病如白血病等。

2.肺气肿、胸廓畸形、极度衰竭患者

3.局部皮肤感染者。

4.皮肤烧伤病人。

6 用品及准备

器械准备:

1.消毒锁骨下静脉穿刺包一个 锁骨下静脉穿刺针一只,金属头皮针头接头2只,钝钩一只,5毫升、10毫升注射器各一个,7号针头2只,20毫升水枪注射器一只,内径0.9~1.2毫米的30厘米长硅橡胶管一根,棉线两根,小开口纱布一块,方纱布四块,孔巾、手术巾各一块。

2.消毒盘、输液瓶、胶布、消毒棉签、剪刀一把。

3. 2%碘酒,1%普鲁卡因,0.4%构橼酸钠生理盐水各一瓶。

4. 20毫升消毒注射器一副,9号针头二只(抽吸枸橼酸钠生理盐水用)。

5.备用必要的抢救物及输液设备。

7 方法及内容

1.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头偏向左侧,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头偏向右侧)。

2.穿刺部位 两侧锁骨下静脉均可采用,一般多选用右侧,因左侧有胸导管经过,胸膜顶位置较高,容易误伤,右侧锁骨下静脉较直,易插入导管。取锁骨中点内侧1~2厘米处(或锁骨中点与内三分之一之间)锁骨下缘(或下缘下0.5~1厘米处)为穿刺点。

3.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孔巾。用1%普鲁卡因局麻。

4.助手抽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5毫升加于水枪注射器的圆孔内(水枪内盘有硅橡胶管)。将10毫升注射器抽吸枸橼酸钠生理盐水6毫升,接上穿刺针头穿刺锁骨下静脉,针尖刺入皮肤下后,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贴近胸壁与胸壁平面约呈15°,以恰能穿过锁骨与肋骨的间隙为准,缓慢进针,回血后将针头换接水枪,用钝钩自水枪圆孔处钩出硅管末端,并用左手拇指按住。推注水枪,硅管随枸橼酸钠生理盐水迅速射入血管,一般针头刺入2~4厘米即可进入锁骨下静脉。右侧进针者硅管射入12~15厘米,左侧16~19厘米即达上腔静脉。

5.退管,将锁骨穿刺针稍向后退。以左手食指压住穿刺针前端,放松圆孔处手指,水枪后退,硅管即自水枪内脱出。

6.硅管接头皮针,末端金属接头连接输液管。

7.硅管固定 在进针点和距此点3~4厘米处用棉线各作一瓶口结固定硅管。结不宜过紧和过松,棉线两边各以2.5厘米胶布固定,进针点以消毒小开口纱布敷盖,外盖一块消毒纱布,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作完毕。

8 注意事项

1、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施行此术。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或0.4%的枸橼酸钠溶液冲注导管后封管。

6、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乙醇棉球消毒。

9 科室

内科 10 相关出处

静脉穿刺的深度

一般是一定要小于穿刺点到心的距离,同时皮肤外面要预留固定的空间,所以一般颈内静脉穿刺后留置静脉导管是右侧13-15cm,但是左侧不能超过10cm。同时还要考虑患者身材年龄等决定。 同理,锁骨下静脉本身长度只有3-4cm,在左侧置管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超过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好。 后是股静脉穿刺,离下腔静脉较远,所以测量中心静脉压的话要置管40cm左右,而且测得压力受到腹内压影响会偏高;但是如果只是输液的话,一般取15cm左右即可。

锁骨下静脉怎么穿刺啊?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肋骨的外侧缘,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对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穿刺进路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两种。

:平卧,取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s ition)床脚抬高约15~25度,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这一措施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但对重症患者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但头部略偏向术者,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穿刺点选择

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段与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1~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于左侧锁骨内1/3~1/4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作步骤

严格遵循无菌作原则,有条件应在手术室进行。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手术巾。

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使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一般进针4cm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者的体形有关)。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应慢慢向后撤针并边退边抽回血,说明已穿透锁骨下静脉。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针。

试穿确定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换用导针穿刺置管,导针的穿刺方向与试探性穿刺相同,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抽得大量回血,此时再轻轻推进0.1~0.2cm,使导针的整个斜面在静脉腔内,并保持斜面向下,以利导管或导丝推进。

令患者吸气后屏息,取射器,以一只手固定导针并以手指轻抵针尾插孔,以免发生气栓或失血。

将导管或导丝自导针尾部插孔缓缓送入,使管端达上腔静脉,退出导针。如用导丝,则将导管引入中心静脉后再退出导丝。

抽吸与导管连接的注射器,如回血通畅,说明管端位于静脉内。

取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先滴入少量等渗液体。

妥善固定导管,敷贴覆盖穿刺部位。

导管放置后需常规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的位置。

插管深度:左侧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宜超过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锁骨上路

同锁骨下路。

穿刺点选择:

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 。以选择右侧穿刺为宜,因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胸导管。

进针方法:

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一般进针2~3cm左右即可进入锁骨下静脉,直到有暗红色回血为止。然后导针由原来的方向变为水平,以使导针与静脉的走向一致。

中心静脉穿刺处都有那些?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或其他治疗用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心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 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 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⑵ 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内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紧靠胸锁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气胸。在进针的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并反复测试其通畅情况,确定在静脉腔内时便可置导管。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仍无回血时,不可再向前推进,以免损伤锁骨下动脉。此时应徐徐向后退针并边退边抽,往往在撤针过程中抽到回血,说明已穿透锁骨下静脉。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到皮下而后改变方向(针尖在深部时不可改变方向,以免扩大血管的损伤)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方法徐徐前进,往往可以成功。 送导管的方法基本上与锁骨上路相同,但由于此进路要通过肋间隙,用外套管针时往往送套管时较困难,阻力较大,常需要借助钢丝。另外此进路穿刺过深时有误伤锁骨下动脉的可能。如果针干与胸部皮肤角度过大有穿破胸腔和肺组织的可能。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锁骨下进路置管到位率较低,导管可进入同侧颈内静脉、对侧无名静脉。据观察此进路的到位率小儿为32.3%,为84%。心手术时撑开胸骨时可能影响导管的位置。

2.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前沿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再下行与对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颈内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右侧无胸导管而且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段几乎为一直线,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为低,故临床上常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尤其是放置Swan-Ganz导管更为方便。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个人的习惯各有不同,一般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部位进针。

⑴ 前路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的0.5cm处进针,针干与皮肤成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此路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⑵ 中路在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约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如果试穿未成功,将针尖退到皮下,再向外偏斜10°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以内的后缘,常能成功。若遇肥胖、短颈或小儿,全麻后胸锁乳突肌标志常不清楚,定点会有一些困难。此时可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此切迹就是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附着点)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时以左手拇指按压,以确认此切迹,在其上方约1~1.5cm处进针(此处进针又称为低位进针点),针干与中线平行,针尖指向足端,一般进针2~3cm即可进入颈内静脉。若未成功再将针退至皮下,略向外侧偏斜进针常可成功。

⑶ 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向外侧,穿刺时面部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以上三种进针点一般以中路为多,因为此点可以直接触及颈总动脉,可以避开颈总动脉,故误伤动脉的机会较教少。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浅,穿中率较高。 此外应指出,由于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相距很近,为避免误伤动脉在正式穿刺前必须先用细针试穿,以确定穿刺的角度和深度,而后再正式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的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相同。

3.股静脉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穿刺时以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摸准股动脉的确切位置,在其内侧约2~3cm处进针,针尖指向头侧,针干与皮肤成30°,一般较易成功,置管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相同。但由于距下腔静脉较远故置管的位置不易达到中心静脉,所测得的压力受腹腔内压力的影响,往往高于实际中心静脉压。如果从针腔内送入较长的导管可达到中心静脉,但导管在血管内行程较长,留置时间久,难免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现已很少采用,除非在某些特殊病情如巨大胸主动脉瘤或布加综合征时采用。术后应及早拔除,以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4.贵要静脉一般不用此途径,在巨大升主动脉瘤不宜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时(以免误伤动脉瘤)选用。但由于该静脉较细,路途弯曲,故送管困难。必须用一种特殊的穿刺针Drum-Cartridge Catheter,该导管长71cm,外径约1.7mm,内径1.1mm,管腔内有弹性钢丝芯卷成盘形装于可转动的塑料匣内,穿刺针头长5.1cm,外径2.1mm,内径1.8mm,当穿中贵要静脉后将该导管由穿刺针腔内送入静脉,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塑料匣,将导管送至中心静脉后退出穿刺针,抽出导管内钢丝局部包扎固定,并与测压装置连接。

三.注意事项

1.用外套管针穿刺时,皮肤戳口要足够大,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使套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无明显阻力,否则会由于套管针通过坚韧的皮肤时引起套管口的裂开造成穿刺失败。

2.正式穿刺时的进针深度往往较试穿时要深,因为正式穿刺时粗针头相对较钝,易将静脉壁向前推移甚至压瘪,尤其是低血容量的病人。有时穿透静脉也未抽得回血,这时可缓慢退针,边退边抽往往可抽得回血。

3.应掌握多种进路的穿刺技术,不可强调某一进路的高而进行反复穿刺,这样可造成局部组织的创伤和血肿。

4.穿刺过程中穿刺针要直进直退,如需改变穿刺方向时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否则增加血管的损伤。

5.穿刺成功后应将导管内的气体抽出注入盐水,以防固定导管时血液在导管内凝固。

6.固定导管时,缝针的方向一定要与导管的走向平行,且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在皮下穿破导管。

锁骨下静脉穿刺作方法与步骤

患者平卧,如果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床脚抬高15~25度左右,让头低而脚高,使得静脉压提高,在穿刺时利于血液的回流,避免空气直接进入静脉而导致气体栓塞。

严格按照无菌作处理,即皮肤消毒用适当的剂消毒处理,医护人员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进行作,取5ml注射器排尽空气,吸取5ml生理盐水。

局部麻醉以后,以锁骨中点下方1到2cm为穿刺点,针尖方向指向锁骨内侧端,以水平位进针,当刺入3到4cm时有落空感,继续进针以后,在第二次落空感抽动注射器活塞,若有静脉血进入注射器,则穿刺位置正确。

穿刺针以后在稍稍推进,医护人员取射器,另一只手堵住针,让病人暂时暂停呼吸,在将充满等渗生理盐水的胶管插入,在导管合适的位置固定导管,徐徐退出穿刺针。

将导管外盖上无菌纱布,帮助患者调节舒适的,建议后续导管外敷料每日更换1次,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皮肤可用乙醇消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