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费迪南德·舍尔纳 lh费迪南德

第二次敖德萨战役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

第二次敖德萨战役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苏德中苏军在敖德萨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黑海舰队配合下,于1944年3月26日开始向乌克兰境内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德军滨海集团发起进攻,以解放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

费迪南德·舍尔纳 lh费迪南德费迪南德·舍尔纳 lh费迪南德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右翼和集团从南布格河中段向拉兹杰利纳亚、蒂拉斯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左翼集团在南布格河下游向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方向实施突击,4月7日,苏军从三面向敖德萨推进,并迅速包围该城。

苏德中苏军在敖德萨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黑海舰队配合下,于1944年3月26日开始向乌克兰境内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德军滨海集团发起进攻,以解放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右翼和集团从南布格河中段向拉兹杰利纳亚、蒂拉斯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左翼集团在南布格河下游向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方向实施突击,4月7日,苏军从三面向敖德萨推进,并迅速包围该城。

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维亚切斯拉夫·德米特里耶维奇·茨韦塔耶夫中将)、第28集团军(司令为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格列奇金中将)、空军第17集团军(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杰茨空军上将)、近卫机械化第4军、近卫骑兵第4军、坦克第23军。

黑海舰队(司令为菲利普·谢尔盖耶维奇·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中将,1944年4月10日晋升海军上将)航空兵和舰艇应支援方面军的进攻,海军陆战队部队参加夺占各滨海城市和港口的战斗行动。

德军,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对峙的是“A”集团军群(4月5日起改称“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为陆军元帅克莱斯特,4月1日起为陆军上将费迪南德·舍尔纳)所属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军第3集团军。

兵力对比,进攻开始前,苏军对德军所占优势,人员为1.3:1,火炮和迫击炮为4:1,坦克和自行火炮为2.7:1,但作战飞机处于劣势,为1:1.3。

第6集团军,突击第5集团军,第28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近卫第4机械化军,近卫第4骑兵军和第23坦克军。

4月1日起为F.舍尔纳大将)所属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在敖德萨周围筑有坚固的防御阵地,此役是在军事形势有利于苏军进攻的条件下迅速展开的,德军滨海集团当时已陷于苏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其西北面发展进攻所构成的深远包围之中。

乌克兰第3方面军于1944年3月26日开始进攻,其右翼和集团(集团军4个,机械化军、骑兵军和坦克军各1个)从南布格河中段向拉兹杰利纳亚、蒂拉斯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

乌克兰第3方面军于1944年3月26日开始进攻,其右翼和集团(集团军4个,机械化军、骑兵军和坦克军各1个)从南布格河中段向拉兹杰利纳亚、蒂拉斯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

战役中,德第6集团军和罗第3集团军遭重创,苏军向前推进180千米,解放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和摩尔达维亚大部地区,为尔后解放摩尔达维亚全境、向罗马尼亚腹地和巴尔干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完全解放摩尔达维亚、向罗马尼亚腹地和巴尔干推进的条件已经具备,黑海舰队已有可能将舰队轻兵力和航空兵转移到黑海西北水域,从而造成了从海上孤立已遭苏军陆上封锁的德军克里木集团的威胁。

在滨海方向实施的敖德萨战役的特点,是陆军和海军兵力协同的组织得到了进一步改进,苏军许多战功卓著的部队和兵团被授予勋章,27个部队和兵团被授予“敖德萨”、11个被授予“尼古拉耶夫”、3个被授予“拉兹杰利纳亚”、1个被授予“奥恰科夫”荣誉称号。

二战中德国10大元帅都是谁?

隆美尔出名!

德国的古得理安,曼施坦因也不错。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角度来说,他们是助纣为虐的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是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的德国政客们和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的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的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隆美尔-埃尔温(1891-1944)曾经参加过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0年2月任坦克第七师师长,参加了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对作战经过作了详细的日记,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依据。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海登姆市一个中学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军,入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学习。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一战后,历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等职,因著有《步兵进攻》一书面引起的重视。1938年调任大本营卫队长,曾陪同希待勒巡视捷克斯洛伐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的器重。1940 年2月,任命他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赠给《我的奋斗》一书。5~6月间,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之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又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 “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元帅。后来,德军主力被牵制在苏德战场,不肯抽兵援助北非前线,致使隆美尔不得不停止进攻而在阿莱曼进行防守。 1942年11月,隆美尔以其的5万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马利的 19.5万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43年3月,隆美尔奉召回德国大本营。同年7月,调任驻北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诺曼底抗登陆战役。随后,德国发生了行刺未遂事件,隆美尔受到株连。1944年10月14日,由于派人逼迫,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而对外宣布的消息,则是“隆美尔陆军元帅在途中中风”

二战中德国元帅几十个。

帝国元帅(1名)

赫尔曼·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 (1893-1946)

陆军元帅(19名)

维尔纳·冯·勃洛姆堡Werner von Blomberg (1878-1946)

·冯·布劳希奇Walter von Brauchitsch (1881-1948)

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 (1885-1945)

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 (1882-1946)

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Guenter Hans Von Kluge (1882-1944)

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 (1876-1956)

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 (1880-1971)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1875-1953)

埃尔温·冯·维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 (1881-1944)

·冯·赖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Georg von Kuechler (1881-1969)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

恩斯特·冯·布施Ernst von Buseh (1895-1945)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 (1881-1954)

弗雷德里克·威廉·保卢斯Friedrich Paulus (1890-1957)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Maximilian Baron von Weichs (1881-1954)

·莫德尔Walter Model (1891-1945)

费迪南德·舍尔纳Ferdinand Schorner (1892-1973)

空军元帅(5名)

爱华德·米尔契Erhard Milch

阿尔伯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 (1885-1960)

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1953)

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Wolfram Baron von Richthofen

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Ritter Robert von Greim ( 1892.6.22~1945.5.24)

海军元帅(2名)

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海

卡尔·冯·邓尼茨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

是不是这几个啊~

一,埃里希 曼施泰因元帅

二,埃尔温 隆美尔元帅

三,阿尔伯特 凯塞林元帅

四,卡尔 邓尼茨元帅

五,雷德尔元帅

六,费多尔 冯 博克元帅

七,龙德斯泰特元帅

八,莫德尔元帅

九,费迪南德 舍尔纳元帅

十,克鲁格元帅

一,埃里希 曼施泰因元帅二,埃尔温 隆美尔元帅三,阿尔伯特 凯塞林元帅四,卡尔邓尼茨元帅五,雷德尔元帅六,费多尔冯 博克元帅七,龙德斯泰特元帅八,莫德尔元帅九,费迪南德舍尔纳元帅十,克鲁格元帅

2战德国前后一共有26位元帅

费迪南德·舍尔纳的人物经历

费迪南德·舍尔纳(1892-1973)德国陆军元帅(1945.4.27),军事家、统帅。 青年时代曾在巴伐利亚的皇家近卫步兵团服役1年,以后在慕尼黑的大学里攻读哲学和近代语言学。

费迪南德·舍尔纳的轶事典故

1944年3月,舍尔纳获得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并调任陆军总司令部的“指挥部”主任这个后来遭到许多人非难的职务。实际上,他刚到任不久,就同国社的长马丁·鲍曼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舍尔纳任该职14天后,就晋升成为一级上将,又升任成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该集团军群驻克里米亚、罗马尼亚及喀尔巴阡山地区)。可渭破格提拔,青云直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