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哪写的)

您好,今天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哪写的)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哪写的)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哪写的)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哪写的)


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哪写的)


1、悲剧意识的觉醒与精神家园的积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初唐提倡风雅,进行文风改革的重要诗人,而他为人们熟悉的是《登幽州台歌》。

2、当时,陈子昂随武攸宜征契丹,由于武攸宜不谙军事,他曾屡次进谏,不被采纳,致使屡屡失利,他心情颇为抑郁,想起当年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往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参照《蓟丘览古》七首可知),于是吊古伤怀,而有此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一般的读者很少会知道到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但还是一读之下,便被感动,这说明其中肯定有超越时代的东西,而不受时空的拘囿正是真正的艺术品的根本特征。

5、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弄清了某某作品的“时代背景”时,对它的感受反而减淡了许多,因为我们通行的“时代背景”解读法限制了人的超时空的审美想像。

6、从超越时空的意义上看,《登幽州台歌》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怀古意义,而是表达了深沉的悲剧意识,从中透显出了人的“觉醒”:当你于天地之间、直视生存真相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现,你正处于空虚与惶恐之中,你会询问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古人”和“来者”似乎皆不足为凭,过去和未来也似乎难以为据。

7、那么,人难道就在这种困境中绝望了吗?不,个人也许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悠悠”的天道却是永恒的。

8、只要你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天道中,你就会在“悠悠”的天道中获得永恒。

9、这是主流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共同特征,儒家文化强调个人要在向集体、道德本体、永恒天道的融入中获得意义,道家文化强调个人要在向自然本体的融入中获得意义。

10、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正与传统文化的底蕴相吻合,与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相吻合。

11、《登幽州台歌》同时还表现了人的“觉醒”方式。

12、人的“觉醒”是从对自己价值依据的追询开始的,只有走过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心灵历程,人的“觉醒”意识才开始萌生。

13、接下来的“涕下”不是哀伤和悲痛,而是觉悟了“天地之悠悠”———价值依据———之后的感动,同时也是对人生悲剧真相的审美认同。

14、这种感受,相对于六朝人来讲,昭示着初唐时期的一种新的人格的降临;相对于人来讲,任何时候都应该会引起内心的感动。

15、每一次吟诵,都会使人产生一次思考价值、追询价值、确立价值的冲动和渴望,人的价值感便是在这种无数次的冲动和渴望中积淀而成的。

16、《登幽州台歌》同时也表现了悲剧意识的基本特征。

17、总的看来,与西方悲剧意识相比,的悲剧意识并不仅仅注重暴露人的困境,更不仅仅为人描绘出一幅绝望的前景,而是在暴露困境中又弥合困境,在彰显出绝望时又指引了出路。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