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战斗机代数划分标准_战斗机代次划分标准

战斗机第几代划分法是怎么划分的?

西方和俄(苏)的超音速战斗机分代有所不同。

战斗机代数划分标准_战斗机代次划分标准战斗机代数划分标准_战斗机代次划分标准


1.西方分为4代

代:批实用的超音速战斗机,速度在M1.3左右,即跨音速,代表机型为美国F-100、F4D等;

第二代:追求高空高速为主,基本上都属于截击机或者战斗轰炸机,速度在M2左右,电子设备比代机有质的飞跃,普遍以取代机炮成为主要武器。代表机型为美国F-4、法国幻影3、英国闪电、瑞典萨伯37等;

第三代:侧重跨音速中低空机动性的制空战斗机,电子设备武器进一步完善,代表机型为空军F-14、F-15、法国幻影2000等;

第四代:以隐身、超机动、超音速巡航、高维护性为特点,代表机型F-22。本来F-35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普遍都把它划入第四代。

2.俄系分为5代

代标准与美系相同,代表机型米格-19;

第二代:刚具备M2的速度,但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代表机型米格-21;

第三代:开始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米格-23;

第四代与美系第三代相似,代表机型苏-27、米格-29;

至于第五代,连人也莫衷一是,飞机制造商说苏-47和米格1.44就是的第五代机,但军方有些高级将领说它们只是技术验证机,还不具备同美国F-22抗衡的能力。也就是F22级别的战斗机

3.另外,现在还存在着一批性能比西方标准的三代机略高,但又远比不上F-22、F-35的战斗机,称为“三代半”战斗机(西方标准),代表机型有法国阵风、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台风等。

4.另外一些非主流的“战斗机”,如F-111、F-117、海鹞等,则一般不按上述标准来划分.

之前一般采用美式划分,但现在用苏式划分的文献也逐渐增加

战斗机是一种主要用于与其他飞机进行作战的军用飞机,具有体积小、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强等特点。随着现代军事作战理论和军用技术的发展,战斗机在现代军事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航空强国都不惜巨资发展技术先进、作战能力强的战斗机。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获得了较大发展,不断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新战斗机。国外大致将喷气战斗机的发展分成了5代,从中可对喷气战斗机的发展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代战机:指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其出现时间大约为1944至1953年。由于采用了新式喷气发动机其作战能力比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有了显著提高。第1代战斗机的外形与使用涡轮螺旋桨驱动的战斗机有些相似之处,如采用直机翼,带机炮,雷达还仅在特殊的夜间战斗机上装备。虽然比起先前的飞机具有很多优势,但代战斗机有着很大缺陷,如其使用寿命很短,发动机可靠性、体积笨重,其功率也只能进行缓慢调节。代战斗机典型机型有二战末期德国的Me 262和英国的“流星”,以及后来的米格-15、米格-17、美国的P-80和F-86等。

第二代战机: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研制的战斗机,典型机型如美国F-100“超级佩刀”。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这时的战斗机作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飞机开始使用AIM-9“响尾蛇”、AIM-7“麻雀”等制导进行视距外攻击,雷达也作为标准配置用于确定敌方攻击目标。新的飞机设计也层出不穷,如后掠翼、、变后掠翼以及按面积律设计的机身等,采用后掠翼的生产型战斗机飞行速度终于突破了声障。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战斗轰炸机(如F-105和苏-7)和截击机(英国“闪电”和F-104)。截击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制导能完全替代机炮、空战将在视距进行的观点,因而截击机具有较大的载弹量和强大的雷达,这牺牲了速度、爬升率等敏捷性。第二代战斗机包括前米格-21、米格-19、苏-7/-9/-11,英国“闪电”,美国F-8、F-11、F-100、F-102、F-104、F-105等。

第三代战机:指1960-1970年出现的战斗机。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表明了超声速飞行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的空空和大功率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早期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等新设计、新性能装备在迅速普及。这个时期航空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战斗机作战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引入性能更好的、雷达和其他航电系统来获得。基于大量制导的实战使用经验,设计人员重新肯定了近距格斗在空战中的地位,机炮再次成为标配,而机动性也再一次成为优先考虑的设计因素。航空技术发展在显著提高战斗机能力的同时,使得其研制和使用成本也显著增加。军方早先曾有各种专门用途的战斗机,如夜间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和攻击战斗机,面对战斗机的成本暴涨,军方开始将战斗机的任务合并。美国F-4战斗机原先设计成美国海军的一种截击机,但后来成功成为了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被美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其他的广泛使用。该机是目前一种同时被美国三军使用过的作战飞机。其他第三代战斗机还有前的米格-23、米格-25、苏-15、苏-7,法国的“幻影”Ⅲ,英国的“鹞”及美国的F-4、F-111等。

三代半战机: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主要是能超音速飞行,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等。 目前少数发达正在着手研制四代机,对三代机进行逐步更替,但由于四代机的高技术复杂性和高成本,现阶段很难完全替代三代机,而一些如英、法、德、西、意等着重研制三代半战斗机,如英国的“台风”和法国的“阵风”等。

第四代战机:为应对战斗机成本的持续增长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战斗机变得非常流行,这时发展的战斗机称为第四代战斗机。此时的战斗机具有高机动性能,即使是专门为某一任务而设计的飞机也具有了多用途能力。如米格-23和“狂风”等飞机发展出了各种用途的专用型机,真正意义的多用途战斗机也纷纷登场,如美国F/A-18“大黄蜂"”和法国“幻影”2000。与前一代的截击机不同,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是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被广泛采用。第四代战斗机典型机型包括前的米格-29、米格-31、苏-27,法国“幻影”2000,英国的“狂风”,美国的F-14、F-15、F-16和F/A-18等。

四代半战机: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可划分出一类四代半战机。四代半战斗机主要是现役的战斗机,其特点是气动技术没有任何新进展,而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微芯片和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电和其他飞行电子系统进行了多项改进,并采用了有限的隐身构型。典型机型有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它是F/A-18的升级型,虽然基本气动特性保持不变,但前者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航电系统技术,包括玻璃座舱、固态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另外还使用了新发动机,飞机结构由复合材料制造而降低了重量,飞机外形做了少许修改以使其雷达特征小。其它可以归入四代半战斗机的还有欧洲四个联合研制的“台风”,瑞典的JAS-39,的米格-35、苏-30/-33/-34/-35/-37,美国的F-15E和F-16第50/52批次之后的飞机。

第五代战机:目前发展的的一代战斗机,其性能特点可以用4S来概括,即:“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短距起降”,其中具备革命性的就是隐身性能。飞机采用内置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目前第五代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22和F-35这两种。其中F-22于2005年12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F-35则正在研制中,于2006年12月完成了首次飞行。也正在研制第5代战斗机。

以上将喷气战斗机发展分成5代,是美国和航空界和军方人士的一种划分,尚未见到权威机构正式划分界定。至于某种飞机到底归属哪一代,还要看其具体型别的机载系统装备水平,不能一概而论。

战斗机第几代划分法是怎么划分的: 代标准与美系相同,代表机型米格-19。

第二代:刚具备M2的速度,但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代表机型米格-21。 第三代:开始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米格-23。

第四代与美系第三代相似,代表机型苏-27、米格-29。 第五代,连人也莫衷一是,飞机制造商说苏-47和米格1.44就是的第五代机,但军方有些高级将领说它们只是技术验证机,还不具备同美国F-22抗衡的能力。也就是F22级别的战斗机。

具体一下:

代:美国:F-86,F-100,F-106,:米格-15(的第二代)。 第二代:美国:F-4,F-5 :米格-21:歼7,歼8。

第三代:美国:F-15,F-16,F-18 ,F-14 :苏-27系列,米格-29,欧洲:台风,阵风,JAS-39,:歼10,歼11。 第四代:美国:F-22,F-35,YF-23,X-32。:歼20,歼31。:T-50(已首飞)苏-47,米格1.44。

第五代: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和F-35战斗机。

美国和前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都是代喷气式战斗机,包括F-80、F-86、F-100、米格-15、米格-19,其中的代表性飞机是F-86和米格-15。

代战斗机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其飞行速度可以达到马赫数1.3。代战斗机普遍采用后掠机翼,装有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飞机的电子设备还非常简陋,主要是通讯电台、高度表和无线电罗盘以及简单的敌我识别装置。武器装置以大口径航炮为主,后期型可以挂装代空空。飞机的火控系统为简单的光学-机电式瞄准具,后期安装了代雷达。

代战斗机主要的空战方式是近距格斗,尾随攻击。代战斗机参加了朝鲜,美苏两国代战斗机进行了直接对话。当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实施大量轰炸,为了避免伤亡,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都很高,所以当时为了拦截轰炸机,护航给与拦截机经常在万米高空进行缠斗,作战高度提高是当时空战的明显特点。由于飞机在高空的盘旋性能较,所以这一时期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机动性能显得更为重要。F-86和米格-15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不同,采用的空战战术也不同,米格-15在战斗中力争“飞得高些,靠垂直机动”,而F-86在战斗中则尽量“飞得低些,靠水平机动”。

两种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在朝鲜战场上的碰撞不仅使各自名声雀起,在人们心中留下不灭印象,而且促使军事专家对空战战术和技术进行了反思,从而造成了第二代战斗机的诞生。

第二代战斗机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装备空军的,速度为2倍音速的战斗机,美国以F-104、F-4为代表;前以米格-21、米格-23为代表;法国的“幻影”Ⅲ、“幻影”F.1以及瑞典的saab-7等均属这一代。我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歼七机和自行研制的歼八也属这一代。

目前,在美国和,第二代战斗机已经基本退役,在发达虽仍在使用,但正逐步退役,而在广大发展家,第二代战斗机仍是主力,估计要服役到2005~2010年。二代战斗机采用了大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平飞速度超过M2,装有独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如单脉冲雷达、导航计算机、惯导系统等,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还装备了中距空-空,主要采用近距格斗,并具有中距拦射能力。

第三代战斗机是7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空军的,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的超音速飞机。典型机型是美国的F-15、F-16,的米格-29、苏-27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等。无论是F-15和F-16,还是米格-29和苏-27,都有一系列改型,它们是当前美俄战斗机生产的主要产品,也是战斗机市场的热门产品。目前,在美国、及西欧、日本等西方发达,第三代战斗机已是空军海军的主要装备,有一定实力的发展家也都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这种飞机。第三代战斗机的特点是具有高机动性,其爬升率、盘旋半径、盘旋角速度和加速度等都较第二代战机有显著提高,它既可作近距格斗,也有超视距能力,同时还有全向探测和攻击的能力。

第四代的战斗机有美国的F-22、F-35战斗机,的苏47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的技术特点是具有高机动性、超音速巡

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战斗机的使用和发展划分为三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为代;喷气机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时代为第二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时代为第三代。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持续超音速飞行)、超机动能力(在迎角60-70度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持续控制)、隐身能力(能躲避对方雷达追踪且具有1平方米以下的雷达反射面积)和超视距攻击能力的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斗机。

现在世界上的战斗机的分代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的分法,是现在通用的,共分为四代;

一代:喷气机代替螺旋桨飞机的时代。

二代:喷气飞机由亚音速到超音速的时代。

三代:装备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良好的气动性能、具备对地攻击的时代。

四代:(标准是三超一隐)

超音速巡航能力(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持续超音速飞行);

超机动能力(迎角60-70度的状态下仍能保持持续控制);

超视距攻击能力;

隐身能力(能躲避对方雷达追踪具有1平方米以下的雷达反射面积);

按照此标准,目前四代战斗机的代表分别是:

一代:亚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歼5等

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苏制米格21、歼7等

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16、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

四代:强调隐身性能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22、f35 ,J20,俄T50

金属外壳,喷气式,突破声速

第二代

喷气式,追求速度,

第三代

机动性,电子战

第四代(第五代)

隐身

第六代

物联网(在5G网络的支持下实现地、海、空、天的联网,战斗机可以与防空系统、军舰、弹道联网,协助消灭目标)

第七代

物联网+人工智能+空天一体

战斗机分几代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代战机是j11(su27sk)、单座苏27-、双座苏27、苏30mkk(空军)苏30mk2(海军)、j10几种。

战斗机自50年代初代超音速战斗机开始服投以来,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

代是50年代初开始交付使用的1.3—1.5倍音速(

m1.3—1.5)的低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是美国的

f-100和前的米格-19,它们是50—60年代各国空军的主力机型,现在已退役,在个别经过延寿还作教练机使用。

第二代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装备空军的、速度为二倍音速(

m2.0)一级的战斗机。美国的以

f-104、

f-4为代表;前的以米格-21、米格-23为代表;法国的“幻影”皿、“幻影”

f.1及瑞典的

saab-37等均属这一代。我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

f-7及自行研制的

f—8也属这一代。这一代飞机在美国已退出现役;在和西欧可能在2000年左右退出现役;在发展家目前仍是空军的主要装备,预计可能要服投到2005—2010年。

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是7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空军的、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的超音速战斗机。典型机型是美国的

f-15和f-16、的米格-29和苏-27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等。这一代战斗机的基本特点是:在气动外形上采用边条翼、前缘襟翼和翼身融合体,并采用电传纵和主动控制技术;装推重比8.0一级的高推比发动机;装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并可用于对地攻击的多功能雷达(多数探测距离超过100公里);典型的空战武器配备方案是一门机炮加8枚中距和近距空对空。与第二代战斗机相比,在飞行速度与高度上无多大别,飞行速度为m2.0—2.5,飞行高度为18000米左右。主要是空战机动性指标,即爬升率、盘旋半径、盘旋角速度和加速度等有大幅度提高。在美国、及西欧、日本等西方发达,第三代战斗机已是空海军的主要装备;有一定实力的发展家也都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这种飞机。

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是当前正在研制的、将于9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的新一代战斗机。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

f-22、法国的“阵风”、欧洲(英、德、意、西联合研制)的ef2000及瑞典的

jas.39。第四代战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翼身融合体和具有隐身能力(或部分隐身能力)的气动外形;30%—50赡合材料的机体结构;装推重比10一级的先进航空发动机;机载火控系统采用可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的多功能火控雷达;主要机载武器是可以大离轴角发射和发射后不管的空对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第四代战斗机在飞行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是:机动能力更强、可超音速巡航、有短距起落和隐身能力。美国的

f-22具有上述全部特点,被认为是典型的第四代战斗机;“阵风”、

ef2000、jas.39只部分地具有上述特点,被称为“三代半”战斗机。除瑞典的

jas-39装备较早以外,其他第四代战斗机多在2000年左右开始交付使用,约在2010年左右达到装备高峰。发展家可能在那之后进行换装。

西方和俄(苏)的超音速战斗机分代有所不同。 1.西方分为4代 代:批实用的超音速战斗机,速度在M1.3左右,即跨音速,代表机型为美国F-100、F4D等; 第二代:追求高空高速为主,基本上都属于截击机或者战斗轰炸机,速度在M2左右,电子设备比代机有质的飞跃,普遍以取代机炮成为主要武器。代表机型为美国F-4、法国幻影3、英国闪电、瑞典萨伯37等; 第三代:侧重跨音速中低空机动性的制空战斗机,电子设备武器进一步完善,代表机型为空军F-14、F-15、法国幻影2000等; 第四代:以隐身、超机动、超音速巡航、高维护性为特点,代表机型F-22。本来F-35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普遍都把它划入第四代。 2.俄系分为5代 代标准与美系相同,代表机型米格-19; 第二代:刚具备M2的速度,但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代表机型米格-21; 第三代:开始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米格-23; 第四代与美系第三代相似,代表机型苏-27、米格-29; 至于第五代,连人也莫衷一是,飞机制造商说苏-47和米格1.44就是的第五代机,但军方有些高级将领说它们只是技术验证机,还不具备同美国F-22抗衡的能力。 3.另外,现在还存在着一批性能比西方标准的三代机略高,但又远比不上F-22、F-35的战斗机,称为“三代半”战斗机(西方标准),代表机型有法国阵风、欧洲多国联合研制的台风等。

战斗机第几代划分法是怎么划分的?

战斗机第几代划分法是怎么划分的: 代标准与美系相同,代表机型米格-19。

第二代:刚具备M2的速度,但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代表机型米格-21。 第三代:开始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米格-23。

第四代与美系第三代相似,代表机型苏-27、米格-29。 第五代,连人也莫衷一是,飞机制造商说苏-47和米格1.44就是的第五代机,但军方有些高级将领说它们只是技术验证机,还不具备同美国F-22抗衡的能力。也就是F22级别的战斗机。

具体一下:

代:美国:F-86,F-100,F-106,:米格-15(的第二代)。 第二代:美国:F-4,F-5 :米格-21:歼7,歼8。

第三代:美国:F-15,F-16,F-18 ,F-14 :苏-27系列,米格-29,欧洲:台风,阵风,JAS-39,:歼10,歼11。 第四代:美国:F-22,F-35,YF-23,X-32。:歼20,歼31。:T-50(已首飞)苏-47,米格1.44。

第五代: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和F-35战斗机。

战斗机的代数是怎么区分的?

我曾经在《兵器知识》杂志上看到现代战斗机划代应该是有三个标准的,它们分别是北约的标准、美国的标准和的标准。具体怎么说的我记不太清了。反正战斗机划代只是一种在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参考,我们不用它来具体区别战斗机的性能,简单来说它不是特别实际的东西,只是一种区分战斗机的载体。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飞机说的几代几代,这个代是按什么分的呢?

首先,关于二战后喷气式战斗机的代数划分,有着两个略有异的划分办法标准。而原先美国所采用的划分标准是: 代喷气式战斗机生产于战后的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典型战机有美国的F-80、F-86、F-100和的米格-15、17、19。 第二代战斗机兴盛于1960年代,典型战机有美国的F-104、F-4和的米格-21、23,特点是追求更快的速度。 第三代战斗机在此后不足十年即开始面世,一直兴盛至今,美国的F-14、F-15、F-16、F/A-18,的苏-27、米格-29,法国的幻影-2000,的歼-10都在其列,其特点是转为追求更强的机动性,配备了中远程空空,超视距空战成为基本作战样式。 F-22宣告了第四代战斗机时代的到来,它也定义了四代机的四个标准,即:隐身、超音速巡航(四代低端战机仍达不到,如F-35)、超机动性和信息能力。 其次,俄美之争加剧战机代次的划分的混乱 而在原的划分办法中,又将美国标准的代战机根据能否超音速飞行,划分出前后两代,因而形成了目前的五代战机。 代是F-80、F-86和米格-15、17这种亚音速战机。 第二代是F-100、F-101和米格-19这种超音速战机。由于这种划分过细,没有必要,并不采用此办法,而是习惯采用美式的划分。 第三代是美国的F-14、F-15、F-16、F/A-18,的苏-27、米格-29,法国的幻影-2000,的歼-10都在其列,其特点是转为追求更强的机动性。 第四代是将苏-27等气动布局优越的、机动性大幅度提高的战机,并将改进型称为四代半战机; 第五代则是处于市场宣传的需要将自己的T-50定义为第五代,美国觉得自己比俄式战机都先进的F-22只称为第四代,实在是气势上吃了亏,于是近两年也改用了俄式的划分法。于是乎,俄美、新旧不同的办法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战机是依据什么标准划代的?

一代是传统螺旋桨飞机,机械式作 二代是喷气式飞机,机械式作 三代是喷气式,电传作,有先进的火控和远程雷达,能够全天候作战。。。。。 四代和三代距不大,主要区别就是隐身效果 的所谓五代机

战斗机分几代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代战机是J11(Su27SK)、单座苏27-、双座苏27、苏30MKK(空军)苏30MK2(海军)、J10几种。 战斗机自50年代初代超音速战斗机开始服投以来,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 代是50年代初开始交付使用的1.3—1.5倍音速( M1.3—1.5)的低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是美国的 F-100和前的米格-19,它们是50—60年代各国空军的主力机型,现在已退役,在个别经过延寿还作教练机使用。 第二代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装备空军的、速度为二倍音速( M2.0)一级的战斗机。美国的以 F-104、 F-4为代表;前的以米格-21、米格-23为代表;法国的“幻影”皿、“幻影” F.1及瑞典的 Saab-37等均属这一代。我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 F-7及自行研制的 F—8也属这一代。这一代飞机在美国已退出现役;在和西欧可能在2000年左右退出现役;在发展家目前仍是空军的主要装备,预计可能要服投到2005—2010年。 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是7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空军的、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的超音速战斗机。典型机型是美国的 F-15和F-16、的米格-29和苏-27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等。这一代战斗机的基本特点是:在气动外形上采用边条翼、前缘襟翼和翼身融合体,并采用电传纵和主动控制技术;装推重比8.0一级的高推比发动机;装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并可用于对地攻击的多功能雷达(多数探测距离超过100公里);典型的空战武器配备方案是一门机炮加8枚中距和近距空对空。与第二代战斗机相比,在飞行速度与高度上无多大别,飞行速度为M2.0—2.5,飞行高度为18000米左右。主要是空战机动性指标,即爬升率、盘旋半径、盘旋角速度和加速度等有大幅度提高。在美国、及西欧、日本等西方发达,第三代战斗机已是空海军的主要装备;有一定实力的发展家也都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这种飞机。 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是当前正在研制的、将于9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的新一代战斗机。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 F-22、法国的“阵风”、欧洲(英、德、意、西联合研制)的EF2000及瑞典的 JAS.39。第四代战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翼身融合体和具有隐身能力(或部分隐身能力)的气动外形;30%—50赡合材料的机体结构;装推重比10一级的先进航空发动机;机载火控系统采用可同时跟踪和攻击多个空中目标的多功能火控雷达;主要机载武器是可以大离轴角发射和发射后不管的空对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第四代战斗机在飞行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是:机动能力更强、可超音速巡航、有短距起落和隐身能力。美国的 F-22具有上述全部特点,被认为是典型的第四代战斗机;“阵风”、 EF2000、JAS.39只部分地具有上述特点,被称为“三代半”战斗机。除瑞典的 JAS-39装备较早以外,其他第四代战斗机多在2000年左右开始交付使用,约在2010年左右达到装备高峰。发展家可能在那之后进行换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