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山高水长在哪里 山高水长是哪座山

“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句出自哪里?

《严先生祠堂记》 作者:范仲淹

山高水长在哪里 山高水长是哪座山山高水长在哪里 山高水长是哪座山


范仲淹到严州做官时,为严光修建祠堂,并亲自撰写《严先生祠堂记》一文,对严光大加称颂.文章最后,作者赞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大凡大江大河,其源头一般都在高山。像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山东的"屋脊"在鲁中山区。位于鲁中山区中心的沂源县,地处鲁山南麓,是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鲁山为春秋时齐鲁之界山,横跨沂源、莱芜、博山、临朐等县区,蜿蜒180多公里,主峰海拔1108米,为山东第四高峰。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5%,山势挺拔险峻,峰峦竞秀,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春报桃李争艳放,夏暑浓荫不侵肌,秋染红叶醉菲芳,冬雪绽玉松梅奇",山石千奇百怪,云海神秘诡谲,环境自然清新。沂源境内还有著名的鲁山溶洞群,有大小天然洞穴108处,,被誉为"江北第一溶洞群"。

(沂河源风光)

考古发现的沂源猿人,证明了这里四五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是人类的摇篮之一。人类最早生活的地区,都是水草丰沛之地。沂源县境内群山连绵,"有名有姓"的山头就达1900多个。千沟万壑,形成大小河流1530多条。发源于山东、总长度超过200公里的八条大河中,有两条就发源于沂源。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沂河和排名第六的大汶河。此外还有弥河、螳螂河等著名河流。

沂河又名沂水,发源于沂源鲁山西南三府山,县内并有螳螂河、徐家庄河、仁里庄河、张庄河、田庄河汇入,之后流经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内,最后经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17325平方公里。

大汶河古称汶水,发源于沂源旋崮山北麓,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入东平湖后流入黄河,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平方公里。据说大汶河是全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大河。泰莱肥宁平原乃大汶河冲击平原,自古就为肥沃富饶之地,有"齐鲁必争汶阳田"之说。

沂源县原属临沂地区,1989年划归淄博市。

此句前半部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

原文选段如下: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白话文释义: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全句结合起来翻译为: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我虽然不能达到这种高度,但是心中一直向往着那种高尚的品德。

《严先生祠堂记》写于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史载他每次外贬,同僚都要为他饯行,第一次称他“此行极光”,第二次称他“此行愈光”,第三次称他“此行尤光”。可见他的被贬,实际上恰好是他心忧天下的写照。

扩展资料:

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了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

参考资料:

先山高水长出自哪里?

出自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意思: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原文: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扩展资料:

《严先生祠堂记》写于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史载他每次外贬,同僚都要为他饯行,第一次称他"此行极光",第二次称他"此行愈光",第三次称他"此行尤光"。可见他的被贬,实际上恰好是他心忧天下的写照。

睦州人杰地灵,既有新安江这样的奇美山水,又有严子陵这样的高义之士,身为知州的范仲淹由严子陵而联想到自己,由汉光武而联想到当世之时弊,于是当他"来守是邦",即着手"构堂而奠",写下这篇文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表达他对于严先生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于盛世的向往之心。

山高水长用在什么场合

主要用于送别、寄情的场合;或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高水长」是一句中国的古诗。全诗是:「送君别有八月秋,千里黄云白日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高适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全诗如下:

送君别有八月秋,千里黄云白日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送你离去已是秋天的八月,天空中千里万里黄云覆盖,阳光照射强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