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厉兵秣马意思是什么 厉兵秣马意思是什么解释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解释

厉兵秣意思是: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示例】: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之变。 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厉兵秣马意思是什么 厉兵秣马意思是什么解释厉兵秣马意思是什么 厉兵秣马意思是什么解释


近义词:

1、摩拳擦掌 [ mó quán cā zhǎng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2、整装待发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3、严阵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4、枕戈待旦 [ 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5、秣马厉兵 [ mò mǎ lì bīng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反义词:

1、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2、解甲归田 [ jiě jiǎ guī tián ]: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

3、高枕而卧 [ gāo zhěn ér wò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厉兵秣意思

“厉兵秣马”的意思是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字词释义: 厉:同“砺”,磨; 兵:兵器;秣:喂牲口。

近义词:摩拳擦掌、严阵以待、盛食厉兵、披坚执锐、枕戈待旦、练兵秣马

例句

1.今辽兵厉兵秣马久矣,兵强将勇。

2.大学联考失利后,他厉兵秣马,苦读了一年,终于能够榜上有名。

3.各生产单位正厉兵秣马,为春运的到来作准备。

4.冬天,村民厉兵秣马,修渠、整地、积肥,准备开春大战一场。

5.中华棒球代表队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的杯一展身手。

6.我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工作。

7.自开战以来,我军日日厉兵秣马,准备迎敌。

8.考试时间愈来愈近,大家都厉兵秣马,作的冲刺。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严阵以待

拼音:yán zhèn yǐ dài。

释义: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厉兵秣意思解释

厉兵秣意思解释是把兵器磨快,把战马喂饱,形容做好战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近义词:摩拳擦掌、整装待发、严阵以待、枕戈待旦、秣马厉兵、披坚执锐、励兵秣马。

反义词:高枕无忧、解甲归田、高枕而卧。

运用:南宋·陈亮《酌古论·吕蒙》: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之变。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

厉兵秣马造句

1、随着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2、原来,想要成为一名的班主任还真得厉兵秣马,付出心血和代价。

3、在这设备完善的体育场,本校足球队员正厉兵秣马,准备挑战明年的全国杯。

4、庙算之事,却与升斗小民无关,任你厉兵秣马,我自孤帆撒网。

5、商业上,拥有一项对手根本不懂的技术是无价的,正如一样,出其不意和厉兵秣马一样重要。

以上内容参考:

厉兵秣意思是什么

厉兵秣意思:指喂饱战马,磨快兵器,做好战斗准备。

一、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见“秣马厉兵”。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厉[lì]的中文释义如下:

1、严格。

2、严肃;猛烈。

3、古又同“砺”。

4、古又同“疠”。

5、古又同“励”。

6、古又同“癞(lài)”。

三、兵[bīng]的中文释义如下:

1、战士;。

2、中的等级。

3、武器。

4、关于军事或的。

四、秣[mò]的中文释义如下:

1、牲口的饲料。

2、喂牲口。

五、马[mǎ]的中文释义如下: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

3、姓。

六、厉兵秣造句如下:

1、其时,刘备正励兵秣马,准备进攻中原,得知情报,忙请诸葛亮商议对策。

2、然陆族励兵秣马未解族长之争,反生四邻之疑,于是乎,一域之内,人心惶惶,怨声载道,舞刀弄枪竟蔚然成风。

3、刘彻励精图治,励兵秣马,终派大将霍去病统军西征,尽创休屠,在休屠城以南之地,修建姑臧城,囤积重兵,成为军事重镇。

4、王兴于室,励兵秣马;风卷狂沙,兵临城下;与子携行,修我兵甲,气贯长虹,金戈铁马。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厉兵秣马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译文:郑穆公派人查看客馆里的情况,就看到杞子的人马已经正在捆扎东西、磨砺兵器、喂饱战马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严阵以待

拼音:yán zhèn yǐ dài。

释义: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厉兵秣意思解释

厉兵秣马这则成语意思是把兵器磨快,把战马喂饱,形容做好战备,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等。

厉兵秣马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也作“秣马厉兵”“砺戈秣马”。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兵秣马造句:

1、各生产单位正厉兵秣马,为春运的到来作准备。

2、我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工作。

3、考试时间愈来愈近,大家都厉兵秣马,作的冲刺。

4、曹在北方站稳脚跟以后,积极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5、我们早已厉兵秣马,准备在这次运动会上夺取团体赛冠军了。

6、冬天,村民厉兵秣马,修渠、整地、积肥,准备开春大战一场。

7、自开战以来,我军日日厉兵秣马,准备迎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