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弗兰克赫兹实验吸收峰产生机理 弗兰克赫兹实验波峰产生的原因

弗兰克赫兹实验曲线为什么起伏上升

弗兰克赫兹实验曲线起伏上升的原因是随着电子能量变大,电子和汞原子交替做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波峰代表弹性碰撞,损失能量少,电流就大,越过阈值后能量显著减小。

弗兰克赫兹实验吸收峰产生机理 弗兰克赫兹实验波峰产生的原因弗兰克赫兹实验吸收峰产生机理 弗兰克赫兹实验波峰产生的原因


电子的能量是4.9ev的整数倍数时,电子能量会被大量吸收,所以当电压加到4.9的整数倍时,电子被大量吸收,到达阳极的电子减少,电流减小。而当电压比如是7V吧,电子即使失去4.9ev的能量,剩余的能量还是可以使它运动,这样电流就会比较大,以此类推。当电压到达9.8v时,电子经过两次碰撞,损失能量后,无法到达阳极,电流就再一次达到极小值。

ia-ug2k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弗兰克赫兹实验 Ip-Ug2k曲线(随着电子能量变大,电子和汞原子交替做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波峰代表弹性碰撞,损失能量少,电流就大,越过阈值后能量显著减小。)而导致曲线起伏。但这种情况一般不说曲线具有周期性,因为它显然不是周期函数。

加速电压Ua刚开始升高时,极板电流也随之升高,直到加速电压Ua等于或者稍大于Ar原子的激发电压,这是在栅极G2附近电子与Ar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能量传递给Ar原子,Ar原子被激发。这时候由于电子损失了大量的能量,不能够越过UR产生的拒斥场,使得到达极板的电子数目减少。

实验结果诠释

使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理论,法兰克和赫兹给予了这实验合理的解释。当电压很低时,被加速的电子只能获得一点点能量。他们只能与水银原子进行纯弹性碰撞。这是因为量子力学不允许一个原子吸收任何能量,除非碰撞能量大于将电子跃迁至较高的能量量子态所需的能量。

由于是纯弹性碰撞,系统内的总动能大约不变。又因为电子的质量超小于水银原子的质量,电子能够紧紧地获取大部分的动能。

以上内容参考:

弗兰克赫兹实验

哟西 这是化学题么?

1 反正如果电压不够的话就没发光区,也就没数据了。电压越大,灯泡发出电子越多,光区更明显,但是也不能太大,否则仪器要打穿的

2 因为电子能量大,所以被吸过一回还剩很多,继续向前跑,可以再激发一个原子,然后再跃迁一次,还多的话再来。所以加速电压越大,发光区越多

3 因为物质总是“希望”稳定。越里面的能级能量越低,也就越稳定。电子会自发往里面走。而激发就是给里层的电子能量迫使它出去,但它出去以后还是想着要回来。就好比我可以施加能量举起一块石头,但松手以后石头还是会掉回地面。

弗兰克赫兹实验什么时候出现峰值

弗兰克赫兹实验在激发电位时出现峰值。当电子能量达到激发电位时,与所测原子碰撞从而失去全部动能,由于存在遏制电压,电子将不能够到达屏极使产生电流,电流下降形成一个峰。弗兰克赫兹实验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分立的定态能级。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个决定性的证据。

求文档:弗兰克赫兹实验 为什么曲线的峰值越来越高

实验表明当电子初始能量在0-4.7V时电子与汞原子碰撞弹性的.超出则是非弹性的.我们一般做这个实验用的是汞原子.汞的激发电位约为4.9v.

当电子能量达到激发电位时,与所测原子(例如汞原子)碰撞从而失去全部动能,由于存在遏制电压,电子将不能够到达屏极使产生电流.电流下降形成一个峰.当电子初始动能为两倍的原子激发电位时,碰撞后的电子把激发电位的能量传给原子使其受激,自己保留另一半能量,这一部分能量大于4.7V,于是还会与汞发生第二次非弹性碰撞,于是电子能量又远远小于遏制电压,不能到达极板,电流减小.依次下去会发现没当电子初始动能为激发电位的整数倍时电子都不能到达极板,于是每当此时都由峰值,所以电流峰值对应的电压就是激发电位.这个实验我也有些生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