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二肽基肽酶是什么意思 二肽基肽酶的作用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是什么?

产品名称: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 产品型号:干粉 产品规格:100ml 产品关键字: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 产品详细说明:本品适用于在各型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使用方便,保质期长。

二肽基肽酶是什么意思 二肽基肽酶的作用二肽基肽酶是什么意思 二肽基肽酶的作用


二肽基肽酶是什么意思 二肽基肽酶的作用


实验中lv是什么

实验中lv是二肽基肽酶。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实验中lv是二肽基肽酶。又称为缓聚剂。在化学领域中是阻滞或降低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作用与负催化剂相同。它不能停止聚合反应,只是减缓聚合反应,是借以抑制或缓和化学反应的物质。

二肽酶的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其底物是由肽键连接的两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二肽化合物,并要求两两相邻氨基酸残基上的α-氨基和α-羧基同时存在。二肽酶在体内通常由肠黏膜细胞中产生并可分泌于胞外,把二肽水解为游离的氨基酸后,由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到达肝。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酶是什么?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测定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44~116 U/L

【临床意义】

1. 肝胆疾病: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GPAD平均活性多在对照参考值的2倍以上,继发性肝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均值在对照参考值3倍以上,急性肝炎时不管有无黄疸,血清GPDA仅轻度升高。

2.胃肠疾病:胃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血清GPDA活性明显降低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应考虑到胃癌的诊断。胃癌经切除后,病人血清GPDA有上升趋势。

3.其它疾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和淋巴网状细胞瘤病人的血清GPDA活性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清GPDA活性略低,但重症病人下降明显。全身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血清GPDA活性显著降低。

4.尿液GPDA: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GPDA活性显著升高

血清afu和gpda是什么意思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α-L-岩藻糖苷酶(AFu)

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癌(PHC)和继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GP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阻塞性黄疸及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血清GPDA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幅度不及肝癌病人。但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炎时,血清GPDA可高于肝癌病人。血清GPDA升高,可以排除肝血管瘤的诊断。

2.胃癌病人血清GPDA明显下降,一般在正常人的1/2左右。其他良性胃肠道病变。GPDA也可略有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为胃溃疡,依次为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切除后,病人血清GPDA有回升趋势。

3.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病程在15个月以上者,血清GPDA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酶活性与病程长短呈负相关。

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也显著降低,但酶活性与临床表现不相关。

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和霍奇金病病人,血清GPDA显著降低。

6.血清GPDA测定对鉴别肝良恶性病变、监测癌的肝转移和胃癌的检测,均具有意义。

7.物性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引起肝内胆汁郁积者,血清GPDA活性升高,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遗传性α-L-岩藻糖苷酶缺乏引起的岩藻糖积蓄病。

升高:见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等。

二肽基肽酶家族包括哪些酶

二肽基肽酶(DPP)是在大多数细胞类型的表面上表达的抗原酶,并且与免疫调节,信号转导和凋亡相关。 DPP是内源膜糖蛋白和丝氨酸外肽酶,其从多肽的N-末端切割X-脯氨酸二肽。 DPP的底物是含脯氨酸的肽,包括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神经肽和血管活性肽。 DPP在葡萄糖代谢中起主要作用。 DPP负责降解肠促胰岛素如GLP-1。此外,DPP似乎可以作为癌症和肿瘤发展的抑制因子。 DPP在肿瘤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可用作各种癌症的标志物,其在细胞表面或血清中的水平在一些肿瘤中增加而在其他肿瘤中降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