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渡江战役总指挥 渡江战役总指挥官是谁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和,他们位于合肥以南的瑶岗,代表总前委统一指挥渡江作战。

渡江战役总指挥 渡江战役总指挥官是谁渡江战役总指挥 渡江战役总指挥官是谁


渡江战役总指挥 渡江战役总指挥官是谁


在1949年1月中旬,根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番号的决定,华东野战军进行整编,改称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的4个兵团、16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

扩展资料:

1949年3月23日,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

1949年4月20日,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上签字。21日,和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第二、三野战军遵照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参考资料来源:

邓曾经在对自己的子女中的陈述说过渡江战役是毛亲手给他的,所以渡江战役的总指挥应该是邓,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突发状况,在这期间张、、陈和谭等人都在渡江战役的指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关于渡江战役的总指挥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的历史记载中都偏向于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

。渡江战役是解放时期,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渡江战役总前委,由,,,裕,谭震林组成。

这是渡江战役的指挥机构,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而是相当于一个协调各参战的临时协调机构。

渡江战役的总指挥实际上是军委,核心是。

渡江战役是解放时期,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成立。[1]1949年3月23日,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1]1949年4月20日,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上签字。21日,和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遵照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摧毁了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2][3]

名称

渡江战役

地点

长江中下游

时间

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

参战方

结果

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覆灭。

参战方兵力

100万人

军70万人

伤亡情况

伤亡6万余人

军伤亡及投降共43万余人

主要指挥官

、、、裕(共)

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委员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委员、副司令员裕、副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为)指挥.

当时还是沿用了淮海战役的总前委

由原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人,组成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协调指挥作战

其中,西线(二野和四野先前兵团)由统一指挥

东线(三野)由裕统一指挥

总前委进行协调

渡江战役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委员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委员、副司令员裕、副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为

西线由统一指挥,东线由裕统一指挥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渡江战役总指挥:

渡江战役前夕,军委决定:渡江作战,以为的总前委,“照旧行使军事及作战的职权”。一个月后,在召集、等商讨渡江作战问题时又向邓说:交给你指挥了。

但是,反动政权并未甘心失败,而是在“下野”、国共“和谈”烟幕掩护下,采取“直接配备”,以汤恩伯、白崇禧两个重点防御集团守备的京沪杭地区和武汉地区为要点,在1800多公里的长江沿线布防。

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南进。以江为界,制造“南北朝”。而长江自古以来被视为天堑,江宽水深。四五月间水位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江水猛涨,风大浪高。

扩展资料: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此役,伤亡6万余人,歼灭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战略意图:1949年3月上旬,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在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以后,的主力已被消灭。的作战部队仅仅剩下一百多万人,分布在新疆到的广大的地区内和漫长的战线上。

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例如解决天津的敌人那样,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

参考资料来源:

这么大的战役,一定很重视,指挥这场战役的一定是身经百战,有丰富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

1949年2~3月,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委员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委员、副司令员裕、副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为)指挥.

谁是渡江战役的总指挥?

渡江战役总前委

常委:、

委员:裕、谭震林

西线总指挥,,东线总指挥,裕

两个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

司令员:

政委:

副司令员:

副司令员:李先念

副政委兼部主任:张继春

参谋长:李达

第三野战军

司令员兼政委:

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裕

副司令员:李先念

副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张震

请问渡江战的总指挥地址在哪里

渡江战役的总前委就设在安徽合肥的姚岗村。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时期,强渡长江的战役。

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积极布置长江防线。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成立。[1]

1949年3月23日,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1]

1949年4月20日,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上签字。21日,和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第二、三野战军遵照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摧毁了军的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

渡江战役的前沿指挥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委员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委员、副司令员裕、副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为)指挥。

渡江战役总前委

常委:、

委员:裕、谭震林

西线总指挥,,东线总指挥,裕

两个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

司令员:

政委:

副司令员:

副司令员:李先念

副政委兼部主任:张继春

参谋长:李达

第三野战军

司令员兼政委:

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裕

副司令员:李先念

副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张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