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双因素理论生活中的例子 双因素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大家好我是琪琪,双因素理论生活中的例子,关于双因素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双因素理论生活中的例子 双因素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双因素理论生活中的例子 双因素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生活中的例子 双因素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单位以前每年中秋节都会给员工发放月饼,发放过程有一定的工作量,而且还得应对总部、监管部门的各项合规检查,有的员工还不爱吃。

2、2017年,“八项规定”下发后,决定:既然都不爱吃同时为了避免检查麻烦,干脆就不发了。

3、没想到,消息一出,员工抱怨情绪都很大,反对声此起彼伏。

4、单位以前每年过节(传统节日)都会给员工发放过节费(1000元左右)。

5、后来效益下滑后,为了节省开支,大部分节日就不再发放过节费。

6、1000元的过节费不算多,但员工普遍反映工作幸福感大幅下滑。

7、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员工将“中秋节月饼”和“过节费”当成是自己“应得的”,如果你给员工,员工不会感激,如果你不给,员工会反对。

8、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工作动机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

9、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 ,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10、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资、等。

11、 保健因素对员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 。

12、如何利用双因素理论,激励员工呢?01 要懂得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员工认为自己“应得的”的东西,叫“保健因素”,如果你给员工一样东西,他喜出望外,激动的说“太好了”,这东西叫“激励因素”。

13、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区分哪些是“应得的”,哪些是“太好了”。

14、激励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有关。

15、保健因素却几乎与积极感情无关,只会带来精神沮丧、脱离组织、不满怠工等结果。

16、02 要搞清楚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的关系激励因素是内在的,保健因素是外在的。

17、 保健因素主要取决于正式组织(例如薪水、公司政策和制度),只有公司承认高绩效时,它们才是相应的报酬。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