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初中所有公式物理_初中所有物理公式整理人教版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如下:

初中所有公式物理_初中所有物理公式整理人教版初中所有公式物理_初中所有物理公式整理人教版


1、速度:V=S/t {推理---已知前、后半段路速度,求全程平均速度V=2V1V2/(V1+V2);1m/s=3.6km/h;往返求距离s=1/2ⅹvt }

2、重力:G=mg {推理—-m=G/g ;G月=1/6G地 ;质量m不随地理位置、温度、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但重力G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可变的. }

3、密度:ρ=m/V {推理-—m=ρV; V= m/ρ; 求酒水密度:ρ=(100-0.2ⅹ度数) /100,单位:g/cm3 ; 冰与水的状态变化:ρ水V水=ρ冰V冰 ;关于坛坛罐罐瓶瓶桶桶的容积及装物公式:V容积= m1/ρ1= m2/ρ2}

4、压强:(主要用于固压 ;口诀:硬对硬):p=F/S (1pa=1N/m2)(面积取小)

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有哪些?

一、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

U2

…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

I2

…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

R2

…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

1/R2

…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

P2

…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物理所有公式初中

物理所有公式初中如下:

1、力的公式

力=质量×加速度,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2、功的公式

功=力×位移×cosθ,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角度θ的单位是弧度(rad)。

3、功率的公式

功率=功÷时间,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的单位是秒(s)。

4、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的封闭系统内,其机械能总量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

其中,动能的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势能的公式为:势能=重力×高度,其中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高度的单位是米(m)。

5、简单机械公式

如图,杠杆原理公式为:力1×杠杆臂1=力2×杠杆臂2,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杠杆臂的单位是米(m)。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

7、加速度的公式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速度变化量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

8、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位移=初速度×时间+1/2×加速度×时间的平方,其中位移的单位是米(m),初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9、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它指出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外力作用,那么它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这个定律也可以称为“惯性保持定律”。

10、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其中F表示外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1、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又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对于任何一个作用力,都会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12、压强公式

压强=力÷面积,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有哪些物理的公式是比较常用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 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 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 固体平放时F=G=mg

S的主单位是m2 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 把物体举高时W=Gh 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 P=W/t= Fs/t=Fv (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 水平W有=Fs 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 (S=nh) W总=W有/η 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 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无论学习什么科目整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拓展阅读: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做好章节的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一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压强、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二力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一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多做一些基础经典的老题。对一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多阅读教材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审题能力,教材的阅读就显得至为重要。我们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走。通过课前阅读,我们可以对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要边读边记。 课后,我们要结合课堂笔记,进行巩固和复习。按照这三个步骤,物理的学习将不再困难。

囫囵吞枣的学物理,没有过程,就像盖楼房没有地基是不牢靠的。只会背概念,不会用概念,时间久了,那些物理名词、公式、原理就会被忘却。“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应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在学习初中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学们结和自己的特点,稳打稳扎。

初中物理公式

应该是Q=qV,这是气体燃料燃烧计算热量的公式,Q为燃料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代表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为J/m^3,气体燃料热值常用这个单位而不用J/kg),所以V是气体燃料的体积。

例如一个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为7MW,一次网供回水温Δt= 30℃经计算,其循环水量为200m/h。外网管径为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170Pa/m。经水力计算,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为50m水柱,如果按此流量和扬程选水泵,即水泵功率为45KW。

扩展资料:

公式举例

例如一个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为7MW,一次网供回水温Δt= 30℃经计算,其循环水量为200m/h。外网管径为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170Pa/m。经水力计算,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为50m水柱,如果按此流量和扬程选水泵,即水泵功率为45KW。

如果把供回水温由Δt= 30℃提高到Δt= 60℃,其循环水量可下降到100 m/h,按外网管径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42Pa/m。同温30℃时的阻力系数相比是: 。按此推算,此时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应为H= 。按流量100 m/h和扬程12.5米选泵,其水泵功率只有5.5KW。

由此发现一个规律:当供回水温Δt提高到原来的两倍时,循环水量也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而管网的沿程阻力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而水泵的功率要降至原来的八分之一。即:

若Δt2=2Δt1,则G2= G1; ;N2=

由此可看出,提高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可大大降低运行电耗。同时由于阻力损失的大幅度降低,可以使有中继泵站的供系统,取消了中继泵站,节省了建投资和中继泵站的运行费用。

初中物理公式:

1、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2、末速度Vt=Vo+at

3、中间位置速度Vx/2=[(Vo2+Vt2)/2]^1/2

4、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 x=(Vt^2-Vo^2)/2a

5、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6、光速:C=3×108m/s(真空中)

7、声速:V=340m/s(15℃)

8、人耳区分回声:≥0.1s

9、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10、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扩展资料:

初中物理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力总是相互作用的。

2、两种力平衡条件:作用于同一物体;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作用在直线上。

3、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4、压强P:施加在物体上的单位面积的压强称为压强。

5、大气压:大气压是由重力产生的,这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是非常大的。大气压力的数值测量是托里塞利(意大利科学家)做的。

6、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泡在液体中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去除液体的重力。

7、动能是物体运动所产生的能量。

8、机械能是物体的宏观能,包括动能、势能。

9、化学能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分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能,它体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和转化上。

10、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置发生变化。

应该是Q=qV,这是气体燃料燃烧计算热量的公式,Q为燃料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代表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为J/m^3,气体燃料热值常用这个单位而不用J/kg),所以V是气体燃料的体积。

q热值

v体积

Q热能

物理初中所有公式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F1/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