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藏族舞蹈比赛图片大全视频 舞蹈大赛藏族舞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视频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那么,藏族舞基本功怎么练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藏族舞蹈比赛图片大全视频 舞蹈大赛藏族舞藏族舞蹈比赛图片大全视频 舞蹈大赛藏族舞


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2/4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2/4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2/4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打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2/4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藏族舞蹈

那我说了可要加分哦,都是男女混跳的样板。

《扎西德勒》总政歌舞团

《高原春风》民族歌舞团

《情满天路》等

大地之舞网和舞蹈网上都有

只记得·以前的三人舞《格桑梅朵》女子独舞 (咬着花的跳的《卓玛》) 杨丽萍舞剧《藏谜》。

藏族儿童舞蹈青稞香视频

现今,随着水平和国民文化素养大力提升,儿童舞蹈艺术以源源不断的劲头快速进入国民视野,儿童舞蹈艺术作品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形式往往都是具童趣、童知、童想、童乐、童思于一个整体。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藏族儿童舞蹈青稞香视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藏族儿童舞蹈青稞香视频

舞蹈学习注意事项

一 在孩子身体的能力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过多的技巧或难度训练会使孩子的肌肉和骨骼超负荷训练。虽能通过强行训练可以使孩子掌握一些技巧,却对于身体的发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肌肉/骨骼/关节/身高受影响等)

二 男孩子不要学舞蹈――――谁都知道练舞蹈对身体的好处是对形体和气质的提升。其实男孩子同样也需要得到这方面的训练,何况练舞蹈还有其他的好处。而且,舞蹈对男孩子的要求完全不同女孩,是要完全开发和展现男性的气质和魅力。

三 学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舞蹈学习是一个持续训练的过程,如果学学停停,那么不仅很难看到进步,而且会事倍功半,使孩子遭受更多的苦,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四 哪里学舞蹈都一样――学舞蹈重要的是训练的科学性。和其他艺术不一样,舞蹈训练的就是人自己的身体,而身体属于人只有一次,练错了再改就非常困难、甚至会致伤致残。家长不是专家,的家长也只能配合老师,老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带孩子接受专业训练后半途而废等于是误人子弟。

有关藏族儿童舞蹈青稞香视频的文章:

1. 幼儿园舞蹈《藏族踢踏舞》儿童舞蹈视频

2. 民族儿童舞蹈视频大全

3. 少数民族儿童舞蹈视频大全

4. 藏族广场舞蹈视频大全

5. 彝族儿童舞蹈表演视频

6. 苗族儿童舞蹈表演视频

第七届桃李杯藏族舞蹈组合廖衍的完整版视频和背景音乐谁有?

我爱你_金亨舍

播放

歌手:豪杰春香

语言:韩语

所属专辑:豪杰春香 电视剧原声带

发行时间:2005-01-25

藏舞的基本步法教学视频

藏舞的基本步法教学视频: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

就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

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藏族舞蹈的舞蹈特征是什么?

藏族舞蹈的主要特征:

“颤、开、顺、左、舞袖”这元素是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上身松弛,略带前倾,膝放松,做快而小或是慢而柔韧的颤动。藏族众多舞蹈的“颤膝”动作是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动律。双脚自然外开,在舞蹈动律上形成“三步一撩”“退踏步”等共同动律,在此基础上产生种种变化,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一边顺”的美是高原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的特征之一。其动作突出“颤膝摆胯,微动肩胸”的舞姿,上身平稳,裙子随脚步摆动,形成别致的“钟摆式”的“一边顺”之美。受宗教礼俗的影响,舞蹈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按顺时针沿着圆圈前进,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转经筒、绕寺庙向左旋的方向是一致的,反映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吉祥的追求。舞袖这一动律特征是藏族民族服饰的展现。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人们服饰厚重,身着大袍长靴,旋转起来如孔雀开屏,长袖飞舞如彩虹划空。

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征外,在藏族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基本的“三步一变”“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动律及其变化,再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显然,对于藏族舞蹈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是其现在所存在着的自然环境,而是藏族的性格特征。要探究形成舞蹈体态特征更为本质的原因,还需要更深远地去追寻藏族的历史及制度和宗教。

由于藏族共同信奉的图腾崇拜是神鹰与孔雀,因此在其舞蹈韵律和姿态中表现神鹰展翅的形象非常鲜明,特别是男性舞蹈更突出了矫健、粗犷的气势和特征。女性舞蹈则表现出一种安祥、舒展、优雅的风格,使男、女舞蹈形成鲜明对比。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16个是什么?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16个是:

踢踏类: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退踏步,抬f踏步,连三步,七下退踏步,七下转身,滴答步,悠踢步,悠滑步,跨悠步,二三步。

弦子类:平步,拖步,斜拖步,单撩,双撩,三步一撩,单靠长靠,四二步,二步踏撩。

锅庄类:三步一跨,单腿跨转身,刨地点地转身。

上肢动作类:齐眉晃手,晃盖手,髋前划手,前后摆手,横向摆手,平面摆手。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寺院舞蹈《羌姆》 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