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连续灌流工艺 连续灌流培养

出汽水二次灌装法的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 CO2 ↓ 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成品饮料 ↗ 容器→清洗→ 检验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 CO2 ↓ 糖浆→调配→冷却→ → →混合→灌装→密封→检验→成品饮料 ↗ 容器-→-清洗- → - → - 检验加碳酸水的一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 ↓ 混合→冷却→碳酸化→灌装→密封→检验→成品饮料 ↑ ↑ 糖 浆 →调配 ↑ 容器-→-清洗- → - - →检验

连续灌流工艺 连续灌流培养连续灌流工艺 连续灌流培养


二次灌浆施工工艺

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使用方法

苏州正翌建材提供(仅供内部阅读)

联系电话:13451545545

1. 基础处理

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2. 确定灌浆方式

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一般情况下,用"自重法灌浆"即可,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若灌注面积很大、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进行灌浆,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3. 支模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4. 灌浆料的搅拌

按产品合格证上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以5~40℃为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标准稠度加水量为12%-14%。

5. 灌浆

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

(4).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10m为宜。

(6).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可布撒少量CGM干料,吸干水份。

(7)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1加入0.5mm石子,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

(8).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

(9).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10)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11)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12)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保证灌浆施工。

6、养护

(1)灌浆完毕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进行养护,或在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

(2)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3)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表 日气温(℃) 拆模时间(h) 养护时间(d) -10~0 96 14 0~5 72 10 5~15 48 7 ≥15 24 7

7、其他

(1)需高精度安装的设备设备基础的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 (2)钢筋栽埋及建筑、岩土工程的锚杆锚固。 (3)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梁柱接头、变形缝、施工缝浇筑。 (4)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工程抢修施工使用。 (5)铁路轨枕的锚固施工。 (6)柱湿包钢加固用于灌注角钢和柱间隙缝。 ★ 参考用量 参考用量计算以2.28~2.4吨/立方米的依据,计算实际使用量。

苏州灌浆料生产厂家很少,建材城的灌浆料质量、价格、服务得不到保证,建议选择苏州正翌建材直供的GSG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请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谨防假冒!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水利的灌注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系统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渗漏质量情况。因此在施工中应当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控制施工的要点,做到针对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而且应当保证每个施工部分的准确而高质。本文在此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几个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研究。

组织灌流是从哪灌到哪

从细胞外灌到细胞内。灌流是将某一器官从机体中摘出,或原样在机体中进行研究时,向细胞内插入细管,连续注入适当的灌流液,或者通过与血管所连结的套管向血管内流注灌流液,用人工液置换细胞质。组织灌流的作用是代替血液,使离体的组织、器官能长时间保持生活状态。

灌浆工艺分类

在地基处理中,灌浆工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归纳为以下4类:

1.渗透灌浆

渗透灌浆是指在压力作用下使浆液充填土的孔隙和岩石的裂隙,排挤出孔隙中存在的自由水和气体,而基本上不改变原状土的结构和体积(砂性土灌浆的结构原理),所用灌浆压力相对较小。这类灌浆一般只适用于中砂以上的砂性土和有裂隙的岩石。

2.劈裂灌浆

劈裂灌浆是指在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地层的初始应力和抗拉强度,引起岩石和土体结构的破坏和扰动,使其沿垂直于小主应力的平面上发生劈裂,使地层中原有的裂隙或孔隙张开,形成新的裂隙或孔隙,浆液的可灌性和扩散距离增大,而所用的灌浆压力相对较高。

图7-41 压密灌浆原理示意图

3.压密灌浆

压密灌浆是指通过钻孔在土中灌入一定浓度的浆液,在注浆点使土体压密,在注浆管端部附近形成“浆泡”,如图7-41所示。

当浆泡的直径较小时,灌浆压力基本上沿钻孔的径向扩展。随着浆泡尺寸的逐渐增大,便产生较大的上抬力而使地面抬动。

压密灌浆常用于中砂地基,粘土地基中若有适宜的排水条件也可采用。压密灌浆可用于非饱和的土体,以调整不均匀沉降进行托换技术(纠偏),以及在大开挖或隧道开挖时对邻近土进行加固。

4.电动化学灌浆

如地基土的渗透系数K<10-4cm/s,只靠一般静压力难以使浆液注入土的孔隙,此时需用电渗的作用使浆液进入土中。

电动化学灌浆是指在施工时将带孔的注浆管作为阳极,用滤水管作为阴极,浆溶液由阳极压入土中,并通过直流电(两电极间电压梯度一般采用0.3~1.0V/cm),在电渗作用下,孔隙水由阳极流向阴极,促使通电区域中土的含水量降低,并形成渗浆通路,化学浆液也随之流入土的孔隙中,并在土中硬化。因而电动化学灌浆是在电渗排水和灌溉浆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加固方法。但由于电渗排水作用,可能会引起邻近既有建筑物基础的附加下沉,这一情况应予以慎重注意。

通过对上述4类灌浆工艺所依据的理论的简述,可以看出灌浆法对软地基的加固机理主要是化学胶结作用、惰性填充作用及离子交换作用。

根据灌浆实践经验及室内试验可知,加固后强度增长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除灌浆材料外,还有以下三个因素对加固机理的三种作用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1)界面的结合形式。灌浆时除了要采用强度较高的浆材外,还要求浆液与介质接触面具有良好的接触条件。图7-42为浆液与界面结合的四种典型的型式。图7-42a为浆液完全充填孔隙或裂隙,浆液与界面能牢固地结合;图7-42b为浆液虽填满孔隙或裂隙,但两者间存在着一层连续的水膜,使浆液未能与岩土界面牢固地结合;图7-42c为浆液虽也充满了孔隙或裂隙,但两者被一层软土隔开,且浆液未曾渗入到土孔隙内,从而使整体加固强度大为降低;图7-42d为介质仅受到局部的胶结作用,地基的强度、透水性、压缩性等方面都无多大改善。由此可知,提高浆液对孔隙或裂隙的充填程度及对界面的结合能力,也是使介质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

图7-42 浆液与界面的结合形式

2)浆液饱和度。孔隙或裂隙被浆液填满的程度称为浆液饱和度。一般饱和度越大,被灌介质的强度也越高。不饱和充填可能在饱水孔隙、潮湿孔隙或干燥孔隙中形成,原因可能多种,灌浆工艺欠妥可能是关键的因素。例如用不同的灌浆压力和不同的灌浆延续时间,所得灌浆结果就不一样。灌浆一般采用定量灌注方法,而不是灌浆至不吃浆为止。灌浆结束后,地层中的浆液往往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在重力作用下,浆液可能向前沿继续流失,使本来已被填满的孔隙重新出现空洞,使灌浆体的整体强度削弱。不饱和充填的另一个原因是采用不稳定的粒状浆液,如这类浆液太稀,且在灌浆结束后浆中的多余水不能排除,则浆液将沉淀析水而在孔隙中形成空洞。可采用当浆液充满孔隙后继续通过钻孔施加灌浆压力,用稳定性较好的浆液,待已灌浆液达到初凝后设法在原孔段内进行复灌等措施,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3)时间效应。许多浆液的凝结时间都较长,被灌介质的力学强度随时间而增长。但有时为了使加固体尽快发挥作用而必须缩短凝结时间,也有时为了维持浆液的可灌性则要求适当延长浆液的凝结时间。许多浆材都具有明显的徐变性质,浆材和被灌介质的强度都将受加荷速率和外力作用时间的影响。浆液搅拌时间过长或同一批浆液灌注时间太久,都将使加固体的强度削弱。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在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如遇较好土层可采取自成泥浆护壁。

3、灌注桩的质量检验应较其他桩种严格,因此,现场施工对监测手段要事先落实。

4、灌注桩的沉渣厚度应在钢筋笼放入后,混凝土浇注前测定,成孔结束后,放钢筋笼、混凝土导管都会造成土体跌落,增加沉渣厚度。

因此,沉渣厚度应是二次清孔后的结果。沉渣厚度的检查目前均用重锤,但因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应专人负责,用专一的重锤,有些地方用较先进的沉渣仪,这种仪器应预先做标定。

扩展资料: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卷扬机或电动葫芦、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

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进行扩底(当需扩底时)→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

参考资料:

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

常用的有:

(1)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不挤土,但桩的沉降量稍大。螺旋钻机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钻削下来的土块沿钻杆上的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孔径300mm左右,钻孔深度8~12m,根据土质和含水量选择钻杆。潜水钻机宜用于粘性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等,尤宜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中成孔。

钻孔时为防止坍孔用泥浆护壁。在粘土中用清水钻进,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应注入制备的泥浆钻进。利用泥浆循环排除钻削下的土屑,钻至要求深度后要清孔以排除沉在孔底的土屑,减少桩的沉降量。目前在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多用此法施工,桩径多在1m以上,桩底部还可扩孔,单桩承载能力可达数千吨。

(2)沉管灌注桩:用锤击或振动将带有钢筋混凝土桩靴(桩尖)或活瓣式桩靴的钢管沉入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同时拔管而成桩。用锤击沉管、拔管者称锤击灌注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者称振动灌注桩。此法成桩易发生断桩、缩颈、吊脚桩、桩靴进水和进泥等弊病,施工中注意检查并及时处理。此外,还有用使桩孔底部形成扩大头以增大承载能力的爆扩灌注桩。

扩展资料: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直接在现场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

1、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

2、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

3、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

4、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

5、因混凝土是在泥水中灌注的,因此混凝土质量较难控制。

参考资料:

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层,无需接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在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但其作要求严格,施工后需较长的养护期方可承受荷载,成孔时有大量土渣或泥浆排出。根据成孔工艺不同,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套管成孔的灌注桩和爆扩成孔的灌注桩等。灌注桩施工工艺近年来发展很快,还出现夯扩沉管灌注桩、钻孔压浆成桩等一些新工艺。 灌注桩施工-干作业成孔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在成孔深度内无地下水的土质,不需护壁可直接取土成孔。目前常用螺旋钻机成孔。 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定桩位→桩机就位→钻孔取土成孔→清除孔底沉渣→成孔质量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孔内混凝土。 施工注意事项 ①开始钻孔时,应保持钻杆垂直、位置正确,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及增多孔底虚土。 ②发现钻杆摇晃、移动、偏斜或难以钻进时,应提钻检查,排除地下障碍物,避免桩孔偏斜和钻具损坏。 ③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粘土,遇到地下水、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应停止钻孔,同有关单位研究处 理。 ④钻头进入硬土层时,易造成钻孔偏斜,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若纠正无效,可在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m以上,再重新钻进。 ⑤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保护好孔口,按规定验收,并做好施工记录。 ⑥孔底虚土尽可能清除干净,可采用夯锤夯击孔底虚土或进行压力注水泥浆处理,然后快吊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高度不大于1.5m。 螺旋钻机 螺旋钻机 螺旋钻孔机是利用动力旋转钻杆,使钻头的螺旋叶片旋转削土,土块沿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 钻孔机由主机、滑轮组、螺旋钻杆、钻头、滑动支架、出土装置等组成,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土、粉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人工填土土层的成孔,成孔孔径为300mm~600mm,钻孔深度8—12m。配有多种钻头,以适应不同的土层。 1一电动机;2一变速器;3一钻杆;4一托架;5一钻头;6一立柱; 7一斜撑;8一钢管;9一钻头接头;10一刀板;11一定心尖 在软塑土层,含水量大时,可用疏纹叶片钻杆,以便较快地钻进。在可塑或硬塑粘土中,或含水量较小的砂土中应用密纹叶片钻杆,缓慢地均匀地钻进。作时要求钻杆垂直,钻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进时,可能是遇到石块等异物,应立即停机检查。全叶片螺旋钻机成孔直径一般为300~600mm,钻孔深度8~20m。钻进速度应根据电流变化及时调整。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遇到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研究解决。 灌注桩施工-泥浆护壁成孔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利用泥浆护壁,钻孔时通过循环泥浆将钻头切削下的土渣排出孔外而成孔,而后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成孔方式有正(反)循环回转钻成孔、正(反)循环潜水钻成孔、冲击钻成孔、冲抓锥成孔、钻斗钻成孔等。 施工工艺流程 (1)测定桩位。 平整清理好施工场地后,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以防被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偏移。 (2)埋设护筒。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增高桩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成孔时钻头方向。护筒用4—8mm厚钢板制成,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200mm,顶面高出地面0.4~0.6m,上部开1一2个溢浆孔。埋设护筒时,先挖去桩孔处表土,将护筒埋入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其高度要满足孔内泥浆液面高度的要求,孔内泥浆面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采用挖坑埋设时,坑的直径应比护筒外径大0.8~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不应大于50mm,对位后应在护筒外侧填人粘土并分层夯实。 (3)泥浆制备。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携砂排土、切土润滑、冷却钻头等,其中以护壁为主。 泥浆制备方法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排渣泥浆的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在其他土层中成孔,泥浆可选用高塑性(Ip≥17)的粘土或膨润土制备;在砂土和较厚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1.5g/cm3。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泥浆的控制指标为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为了提高泥浆质量可加入外掺料 ,如增重剂、增粘剂、分散剂等。施工中废弃的泥浆、泥渣应按环保的有关规定处理。 (4)成孔方法 回转钻成孔。回转钻成孔是国内灌注桩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按排渣方式不同分为正循环回转钻成孔和反循环回转钻成孔两种。 正循环回转钻机工作原理 a)、正循环回转钻成孔由钻机回转装置带动钻杆和钻头回转切削破碎岩土,由泥浆泵往钻杆输进泥浆,泥浆沿孔壁上升,从孔口溢浆孔溢出流人泥浆池,经沉淀处理返回循环池。正循环成孔泥浆的上返速度低,携带土粒直径小,排渣能力,岩土重复破碎现象严重,适用于填土、淤泥、粘土、粉土、砂土等地层,对于卵砾石 含量不大于15%、粒径小于10mm的部分砂卵砾石层和软质基岩及较硬基岩也可使用。桩孔直径不宜大于1000mm,钻孔深度不宜超过40m。一般砂土层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时,转速取40~80r/min,较硬或非均质地层中转速可适当调慢,对于钢粒钻头钻进时,转速取50~120r/min,大桩取小值,小桩取大值;对于牙轮钻头钻进时,转速一般取60—180r/min,在松散地层中,应以冲洗液畅通和钻渣清除及时为前提,灵活确定钻压;在基岩中钻进时,可以通过配置加重铤或重块来提高钻压;对于硬质合金钻钻进成孔,钻压应根据地质条件、钻杆与桩孔的直径、钻头形式、切削具数目、设备能力和钻具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1一钻头;2--泥浆循环方向;3一沉淀池;4--泥浆池;5一泥浆泵;6--水龙头;7一钻杆;8一钻机回转装置 反循环回转钻机工艺原理 b)、反循环回转钻成孔由钻机回转装置带动钻杆和钻头回转切削破碎岩土,利用泵吸、气举、喷射等措施抽吸循环护壁泥浆,挟带钻渣从钻杆内腔抽吸出孔外的成孔方法。根据抽吸原理不同可分为泵吸反循环、气举反循环和喷射{射流)反循环三种施工工艺,泵吸反循环是直接利用砂石泵的抽吸作用使钻杆的水流上升而形成反循环;喷射反循环是利用射流泵设出的高速水生负压使钻杆内的水流上升而行程反循环;气举反循环是利用送人压缩空气使水循环,钻杆内水流上升速度与钻杆内外液柱重度有关,随孔深增大效率增加。当孔深小于50m时,宜选用泵吸或射流反循环;当孔深大于50m时,宜采用气举反循环。 1一钻头;2--新泥浆流向;3一沉淀池;4--砂石泵;5一水龙头;6一钻杆;7--钻机回转装置;8—混合液流向 (5)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并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清孔,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以减少桩基的沉降量,提高承载能力,确保桩基质量。清孔方法有真空吸泥渣法、射水抽渣法、换浆法和掏渣法。 清孔应达到如下标准才算合格:一是对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用手摸捻应无粗粒感觉,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密度小于1.25g/cm3(原土造浆的孔则应小于1.1g/cm3);二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允许厚度符合标准规定,即端承桩 ≤50mm,摩擦端承桩 、端承摩擦桩 ≤100mm,摩擦桩≤300mm。 (6)吊放钢筋笼。 清孔后应立即安放钢筋笼、浇混凝土。钢筋笼一般都在工地制作,制作时要求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采用焊接且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钢筋笼主筋净距必须大于3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可在主筋外侧安设钢筋定位器,以确保保护层厚度。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可在钢筋笼上每隔2m设置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吊放入孔后拆除。吊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缓缓放人,防止碰撞孔壁。 若造成塌孔或安放钢筋笼时间太长,应进行二次清孔后再浇筑混凝土。 灌注桩施工-套管成孔 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 套管成孔灌注桩是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沉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靴或带有预制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拔套管边灌注混凝土而成。若配有钢筋时,则在浇注混凝土前先吊放钢筋骨架。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利用激振器的振动沉管、拔管,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的机械设备由桩管、桩锤、桩架、卷扬机滑轮组、行走机构组成。 锤击沉管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但不能在密实的砂砾 石、漂石层中使用。它的施工程序一般为:定位埋设混凝土预制桩尖→桩机就位→锤击沉管→灌注混凝土→边拔管、边锤击、边继续灌注混凝土(中间插入吊放钢筋笼)→成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 施工时,用桩架吊起钢桩管,对准埋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桩管与桩尖连接处要垫以麻袋、草绳,以防地下水渗入管内。缓缓放下桩管,套人桩尖压进土中,桩管上端扣上桩帽,检查桩管与桩锤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桩管垂直度偏≤0.5%时即可锤击沉管。先用低锤轻击,观察无偏移后再正常施打,直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沉桩标高,并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进水,即可浇筑混凝土。管内混凝土应尽量灌满,然后开始拔管。凡灌注配有不到孔底的钢筋笼的桩身混凝土时,次混凝土应先灌至笼底标高,然后放置钢筋笼,再灌混凝土至桩顶标高。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灌人的混凝土量为限,不宜拔得过高。在拔管过程中应用专用测锤或浮标检查混凝土面的下降情况。 锤击沉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混凝土坍落度在配钢筋时宜为80—100mm,无筋时宜为60~80mm。碎石粒径在配有钢筋时不大于25mm,无筋时不大于40mm。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混凝土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土体积与按设计桩身直径计算体积之比)不得小于1.0,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面标高应至少高出设计标高50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锤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是利用振动桩锤(又称激振器)、振动冲击锤将桩管沉人土中,然后灌注混凝土而成。这两种灌注桩与锤击沉管灌注桩相比,更适合于稍密及中密的砂土地基施工。振动沉管灌注桩和振动冲击沉管桩的施工工艺完全相同,只是前者用振动锤沉桩,后者用振动带冲击的桩锤沉桩。 振动灌注桩可采用单打法、反插法或复打法施工。 单打法是一般正常的沉管方法,它是将桩管沉人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后,边灌混凝土边拔管,成桩。适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且宜采用预制桩尖。桩内灌满混凝土后,应先振动5—10s,再开始拔管,边振边拔,每拔0.5~1.0m停拔振动5—10s,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桩管全部拔出。拔管速度在一般土层内宜为1.2~1.5m/min,用活瓣桩尖时宜慢,预制桩尖可适当加快,在软弱土层中拔管速度宜为0.6~0.8m/min。 反插法是在拔管过程中边振边拔,每次拔管0.5~1.0m,再向下反插0.3~0.5m,如此反复并保持振动,直至桩管全部拔出。在桩尖处1.5m范围内,宜多次反插以扩大桩的局部断面。穿过淤泥夹层时,应放慢拔管速度,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深度。在流动性淤泥中不宜使用反插法。 复打法是在单打法施工完拔出桩管后,立即在原桩位再放置第二个桩尖,再第二次下沉桩管,将原桩位未凝结的混凝土向四周土中挤压,扩大桩径,然后再第二次灌混凝土和拔管。采用全长复打的目的是提高桩的承载力 。局部复打主要是为了处理沉桩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缺陷,如发现或怀疑出现缩颈、断桩等缺陷,局部复打深度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m以上。复打必须在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

二、钻孔桩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

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附图

2、钻孔桩施工工艺

1)钻孔施工前准备

陆地钻孔桩施工场地平整、压实、铺垫枕木作作平台。水中钻孔桩在水中先施工双层围堰,筑岛围堰面积应考虑钻孔方法、机具大小及墩柱盖梁施工的要求,围堰顶面应高于施工水位0.5~1.0m。

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采用3mm钢板制作,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护筒埋设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埋深2~4米。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如泥浆制备是否充足以及水电管是否正常。

泥浆 性能指标

钻孔方法 地层情况 相对密度 粘度pa.s 含砂率% 胶体率%

螺旋钻 较稳固 1.20~1.40 22~30 ≦4 ≧95

2)钻孔作业

钻孔时,应按设计资料绘制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和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的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代钻进情况及下一班注意事项,钻孔记录填写要及时、准确、齐全。

应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当钻孔距设计标高10米时,注意控制钻进速度和深度,防止超钻。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和孔形等进行检查,满足下表要求时,方可进行清孔、灌注混凝土。

钻孔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桩:100,单排:50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钻孔小于1%

孔深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对直径≦1.5m的桩≦300mm.。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的桩,≦500mm。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

含砂率:﹤2%。胶体率:﹥98%

3)清孔

在终孔和清孔后,应进行孔径、孔形和倾斜度检查,采用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0mm(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为4~6倍外径的钢筋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测。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以免间隔时间过长,沉渣沉淀,造成清孔困难。

采用换浆法,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钻头提起20~30cm,低速旋转,然后注入净化泥浆(相对密度1.0~1.2,粘度17~20s,含砂率≦4%),置换孔内含渣的泥浆,但严禁加深孔底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当从孔内取出的泥浆(孔底、孔中、孔口)测试值的平均值与注入的净化泥浆相近,测量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规定值时,即停止清孔作业,放入钢筋笼进行混凝土灌注。

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砼。

4)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是在制作场内采用加筋成型法,为不防碍螺旋筋绑扎,把加劲筋设在主筋内侧,制作时按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制作主筋、加劲筋和箍筋,并标出主筋在加劲筋圈上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劲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劲筋标记,扶正加劲筋,并校正加劲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主筋焊好全部加劲筋后,将骨架搁于支架上,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点焊于主筋上,点焊牢固,安装和固定声测管(桩长大于50米的钻孔桩才有声测管)。声测管位置一定要准确,垂直、均匀布置在四周。

分节制作时,先根据材料的长度制作长段,根据孔深、桩长制作零段,预留驳接长度,接头应错开,接头长不小于15d,应在骨架外侧设置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米,横向四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设置吊环,在加劲筋内设十字或三角形内撑。

钢筋笼安装用吊机,在整个过程中,为保证钢筋笼质量要求,必须注意在吊装过程中钢筋笼不得变形。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钢筋笼竖直后,检查垂直度,骨架下放时,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边下放,边拆内撑,节骨架下放到一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工字钢,将钢筋笼支撑在孔口的工字钢上,再吊起第二节骨架,轴线对齐焊接,接头接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放到设计标高,定位于孔中心上,并牢固定位放置防浮钢管支撑,并与钢护筒连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水下砼的灌注。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5)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灌注,导管直径选用250mm。灌注水下砼的技术要求如下:

(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导管下口离孔底25~40cm为准。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和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3)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4)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保持孔内水头。

(5)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设深度宜控制在2~6m。

(6)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的位置,及时的调整导管埋深。

(7)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砼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在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9)水下砼灌注完,并在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护筒。

三、 钻孔桩人员、机械、材料鉴定

2、施工过程监控

1)钻孔

外协队伍应安排至少1名现场管理人员和2名现场技术员对施工人员、作环境、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施工进度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监控指导,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钻机开钻前,应检查各种机具、设备是否状态良好,泥浆制备是否充足,以及水电管路是否畅通。开始钻进时控制进尺速度及钻压,采用“低压慢进”措施,待钻至护筒下1m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 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故必须停钻时,孔口必须加盖防护,并把钻头提出孔口,防止埋钻。在钻孔过程中必须绘制孔位处的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以供对不同土层选择适当的钻头、钻压、钻速和泥浆比重等参考。 钻进时随时补充损耗、漏失的泥浆,保证钻孔中的泥浆浓度,且高出地下水位1m,防止坍孔、缩孔等质量事故。当钻孔距设计标高1m时,注意控制钻进速度和深度,防止超钻。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和孔型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清孔并灌注混凝土。

2)钢筋

本工程所有钢筋均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及现行的规范、规程要求,在加工场集中定型加工后送至现场。 钢筋进场必须根据施工进度,做到分期分别堆放,并做好钢筋的维护工作,避免锈蚀和油污,确保钢筋保持清洁。钢筋的数量、规格、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间距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 钢筋成品和半成品进场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及物质试验报告,进场后必须挂牌,按规格分别堆放,进口钢筋除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外,还须进行可焊性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对钢筋要重点验收,控制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绑扎牢固、搭接长度等(逐根验收)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请工程师验收。

3)混凝土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搅拌站统一供应:

① 混凝土灌注前,应严格检查钻孔桩的孔径、孔深、孔形、沉淀泥浆比重、含砂率和各种施工准备如吊机、道路等,合格后方可向搅拌站要混凝土,让搅拌站送混凝土,同时,应预先定好混凝土,明确数量、时间、标号和坍落度等,与搅拌站保持联系,防止混凝土到现场等待时间过长或无混凝土发出。

② 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核对报料单,并在现场检查坍落度、温度,坍落度允许值±1~2cm,对超过允许值者立即退回并通知搅拌站调整,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如高于此温度须进行降温处理。

③ 从搅拌车卸出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需重新搅拌合格后方可卸料;输送泵车保持良好状态。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

混凝土灌注工艺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由法定资格的试验室做配合比试验,并出具报告书。水灰比不应大于0.6;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70kg/m3;塌落度宜为18~22cm;扩散度宜为34~38cm。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及粒径不大于40mm的卵石或碎石。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可根据需要掺外加剂。

2)性结构的地下连续墙,接头管和钢筋笼沉放后,应进行二次清孔,再检查沉渣厚度和泥浆密度一次,沉渣厚度及泥浆指标符合要求后,应在4h以内浇筑混凝土,超过时应重新清底。

3)浇筑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m/h。浇筑混凝土速度宜控制在30~35m3/h;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得小于1.5m,亦不宜大于6m。在浇筑过程中,应在导墙口设置盖板,防止混凝土掉入槽内污染槽内泥浆。混凝土浇筑不得中断,要控制在6h内浇完。

4)在单元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以上导管时,其间距一般不应大于3m,导管距槽段端部不宜大于1.5m。槽内混凝土应均匀上升,各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的高不宜大于0.3m。

5)导管在钢筋笼中的通道应设有导向钢筋。必须特别注意,通道内四壁的钢筋接头处必须平滑,防止在浇筑混凝土中出现导管钩住筋头的事故。

6)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与浇筑水下混凝土施工基本相同。混凝土导管的内径不宜太小,开始浇筑前,导管内必须先放一只直径与导管内径相符的球胆。首批混凝土要经过计算。浇筑混凝土时,顶面宜高于设计墙顶标高300~500m。凿去浮浆层后的墙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7)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搅拌车可直接卸料。供料应连续且满足每小时20m3的供应量。在槽口应随时检查所供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扩散度,保证所供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浇筑不连续时,应防止导管内混凝土凝固堵塞)。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在1.5h内用完。

8)各单元槽段之间所选用的接头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管(箱)应能承受混凝土的压力,并应避免混凝土绕过接头管进入另一槽段。

9)浇筑混凝土时应做好浇筑记录、绘制混凝土浇筑指示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