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现实跳高比赛视频大全_2020跳高比赛完整版

谁跳高厉害?

截止到2023年4月22日,张国伟跳高世界第1。

现实跳高比赛视频大全_2020跳高比赛完整版现实跳高比赛视频大全_2020跳高比赛完整版


2022年11月26日,张国伟曾经以2米32打破朱建华保持27年的全国室内跳高纪录,重新出现在跳高赛场。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treloar shield田径赛上,张国伟以2米15夺冠。12月2日,澳大利亚堪培拉张国伟第二场比赛,以2米20的成绩再次夺冠。

张国伟的性格是他的一大特点,但是其专业成绩也非常,他的个人室内佳成绩2.33米为室内纪录,室外成绩为2.38米。自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南京站初次亮相便获得冠军,为他今后的体育生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013年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以2米32打破了朱建华保持了27年的室内全国跳高纪录,在跳高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5年11月,他以2.38米的成绩刷新了个人室外记录;同年11月,他以2米36的成绩获得田联钻石联赛奥斯陆站男子跳高比赛冠军,让世界见证了高度,这也是他首次获得钻石联赛赛事冠军,在这段时间里张国伟创造了很多荣耀,并且凭借这些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跳高界的一哥,当然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和他的自身努力密切相关。

张国伟的介绍:

张国伟,1991年6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男子跳高运动员。张国伟年幼酷爱运动,较为擅长足球和乒乓球,他曾在学校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前三名,在区级赛事中也有不俗表现。小学毕业后,张国伟开始练习跳远和跳远。出色的身体条件引起了教练的注意,在一次城市运动会中,张国伟教练无意中调侃叫他练习跳高,就此开启了他的跳高生涯。

2010年4月16日,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幕。19岁的张国伟在男子青年组跳高决赛中以2米15的成绩与浙江队选手金其超并列获得亚军。2020年4月5日,张国伟在微博宣布退役。2021年8月20日,张国伟在抖音发表动态,开启新的跳高生涯。9月29日,张国伟在社交平台称自己因为训练过于疲劳导致骨折。

2022年8月11日,张国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已经收到国外赛事的邀请函,会在9月底左右前往国外参加比赛。这已是张国伟在2020年退役以来,第二次宣布即将复出。2022年9月22日,前跳高名将张国伟在个人社交媒体透露自己即将“复出”的消息:“签证已经办下来了,不出意外的话将在11月中旬左右出国比赛。”

以上内容参考

跳高的世界纪录是多少?

男子世界纪录: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保持室外世界跳高纪录2.45米和室内世界跳高纪录2.43米。

女子世界纪录:保加利亚的科斯塔迪诺娃保持室外世界跳高纪录2.09米,瑞典的伯格奎斯特保持室内世界跳高纪录2.08米。

跳高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广,也是少年儿童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跳高姿势,的是背越式。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并以背先着垫的跳高方法叫背越式跳高。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和1928年第9届奥运会,分别将男子和女子跳高列入比赛。

年轻的奥运会跳高冠军是联邦德国的女运动员迈法特,她1972年16岁时夺得奥运会跳高冠军,成绩是1.92米。世界上跳得的男运动员是古巴的索托马约尔,他在1993年跳过2.45米,女运动员是保加利亚的科斯塔迪诺娃,她在1987年跳过2.09米。

扩展资料:

1、跳高的发展历史过程

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跳高运动在各个的不同时期都曾广为流传。在古代日耳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越横排马匹的比赛,有人多跳越过横排着的 6匹马。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比赛。

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世界跳高成绩。

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已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运动员不仅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同时还改进过竿技术动作。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前30年提高成绩主要靠改进起跳技术,后30年当采用跨越式姿势跳高的成绩达到1.93米以后,跳高的发展主要靠改进过竿技术。

19世纪末,美国高等学校的跳高运动员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比较省力的姿势。美国东部各州的运动员用“波浪式”,在较长时间内它也被称为“东方式”。

20世纪60年代, 世界上男女跳高运动员普遍采用“俯卧式”。当时美国的J.托马斯和的В.Н.布鲁梅尔之间争夺很厉害。托马斯首先征服和超过2.20米。布鲁梅尔18岁时就创造了世界纪录,以后连续几年提高成绩,到1963年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提高到2.28米。

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男子跳高运动员R.福斯伯里又采用了一种新的跳高姿势,人们称之为背越式(不少称作福斯伯里式)。福斯伯里以2.24米的成绩获得了。此后,这种姿势在世界各国很快流行。

2、跳高的技术

多数专家和教练员认为背越式与俯卧式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先进,主要是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来决定他采用什么姿势合适。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不愿学俯卧式,原因之一是背越式技术比俯卧式简单, 比较容易掌握, 而且各种类型的运动员都可以跳。

俯卧式技术

可分为 3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与落地。运动员助跑的角度一般为30°~50°。大部分运动员助跑距离比背越式短,常用6~9步直线助跑。迈步时骨盆超过胸部是俯卧式技术的一个特点。俯卧式跳高在迈步时靠近横竿的是起跳腿。

背越式技术

也可分为 4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背越式助跑距离长 9~12步, 有的甚至更长,先跑直线,后4~5步跑弧线,要求运动员速度快,跑得自然,类似短跑运动员的跑法。起跳与俯卧式不同,跳背越式的运动员要充分地发挥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时要发挥起跳爆发力,摆动腿弯腿摆动。

参考资料来源:

张国伟跳高纪录

张国伟跳高纪录2米35。

2015年4月,以2米35的成绩获得美国摩圣安东尼奥学院接力赛男子跳高比赛冠军。这是跳高选手在近30年来在室外赛中跳出的成绩。

2015年,在北京田径世锦赛上,他在鸟巢跳高2.33米,获得珍贵银牌,经典的“白鹤亮翅”庆典诞生;在当年早些时候举行的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中,他跳出个人成绩2.38米,获得银牌,仅次于朱建华的男子1厘米全国跳高纪录(1984年6月2.39)。

张国伟运动经历

2011年2月,张国伟初登全国赛场,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南京站男子跳高的比赛并以2.28米的成绩夺得冠军。

2013年,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中以2米32打破了朱建华保持了27年的室内全国跳高纪录。

2014年,以2米33的成绩获得仁川亚运会男子跳高决赛银牌。

2015年4月,以2米35的成绩获得美国摩圣安东尼奥学院接力赛男子跳高比赛冠军。这是跳高选手在近30年来在室外赛中跳出的成绩。

5月,以2.38米的刷新个人室外记录的成绩获得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跳高比赛亚军。6月,以2米36的成绩获得田联钻石联赛奥斯陆站男子跳高比赛冠军,这是他首次获得钻石联赛赛事冠军。8月30日,在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比赛中以2米33的成绩获得亚军。

2016年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跳高比赛中,获得亚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代表队出战比赛。

林深见鹿——田径全国记录大全(女子跳高篇)

女子跳高无疑是田径场上雅的运动之一,女运动员们像林中的小鹿一样,轻松的跃起,舒展的过杆,平稳的落地,潇洒的起身微笑,一连串动作翩如惊鸿,宛如游龙,无不吸引着田径场下场上的目光,下面就让小圈圈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我国女子跳高的全国记录和新生代跳高运动员的发展吧!

晨光飞燕——郑凤荣

我国的女子跳高记录早可追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1957年11月的北京田径赛中,小将郑凤荣用剪式跳高技术跳出1.77米,一举打破世界纪录,是新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运动员,也是1936年以来第一位打破田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2008年,郑凤荣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和执旗手出席开幕式,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是第一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段其炎,外孙女就是今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冠军郑妮娜力,可谓是 体育 世家!

神鹿——金玲

时间来到1989年,我国跳高运动员在日本静冈田径赛中,跳出1.97米,打破记录,这个记录保持了整整二十年,直到2009年才被哈萨克斯坦的玛丽娜打破,金玲也成为了国内女子跳高的领军者,她也是全国七运会,八运会的女子冠军,在九运会之后,金玲含泪告别赛场,她向记者解释说,跳高与其它比赛的不同就是,所有选手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什么时候后一个人挑战后一个高度失败了,什么时候这项比赛就该结束了,我今天只不过不是后的失败者而已。退役后的金玲转行幕后做了 体育 记者和,也曾解说过2015年北京世锦赛等精彩赛事,现担任田径队短跨组领队,她仍然站在属于她的赛场!

跳高神童——郑幸娟

在我国女子跳高史上,有一位小神童虽然没有打破过室外全国记录,但是她的实力和统治力仍然是我国女子跳高比赛新世纪以来的风向标,她就是郑幸娟,2006年世少赛世青赛银牌,年少成名!第十一届全运会冠军,成绩达到1.96米,并连续十一个赛季跃过1.90米,两次进入世锦赛决赛,2011年大邱世锦赛以1.93米获得第五名,成绩厚度和巅峰期之长,是其他女运动员无法比拟的。17年全运会获得银牌后退役结婚生子。今年年初,已经是一位妈郑幸娟选择复出,她认为自己从未离开赛场,田径场依然是她放不下的地方,从神童到跳高妈妈,让我们为她的坚持加油!

自17年全运会郑幸娟退役之后,我国的女子跳高进入了几年的低迷期,几乎无人能参加比赛。虽然也涌现出像胡麟鹏,王雪毅,张春璐,邵雨琪等的年轻运动员,但是一直难以突破1.90米大关,许多网友将矛头指向新生代运动员爱臭美,训练分心,只顾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等。事实真是如此么?2018年全锦赛冠军胡麟鹏,近年来腰部,脚踝多次因训练比赛受伤,难时打着绷带也要站上赛场,跳高对她来说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爱好,一个职业,更是自己青葱岁月的一个梦,训练场上多少次的摔倒,比赛中多少次的落寞,不是掩埋梦想的理由,她们只是没有前辈那样闪光,她们同样在拼命地追逐风的高度……

2021年9月21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跳高决赛,00后运动员陆佳雯和老将刘肼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跳高大战。两人皆顺利跳过1.87米,剑锋直指1.90米大关,刘肼毅第二次试跳便跃过1.90,平个人成绩,我们也从她落地的欣喜和眼神中看出了一位老将的辛酸,而陆佳雯则两次试跳都失败,胜负貌似已并无悬念,正当大家要祝贺新的冠军时,陆佳雯却把第三次机会上调到1.92米!这是一个这位00后小将从未染指的高度,全场的运动员和观众都屏住了呼吸,陆佳雯在起跳点低头思考着什么,她知道,自己只有一次机会,飞跃或是坠落……一道酒红色的身影划过,时间仿佛定格,当陆佳雯平稳的落在安全垫上,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她自己也兴奋的展开双臂,尽力欢呼,1.92米,一跃定乾坤!当她对着镜头挥手微笑的时候,我们知道那是年轻人的不服输,那是年轻运动员的坚韧,她们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像林中的小鹿一样,跃过小溪,跃过丛林,跃过沟壑,追逐着风!

#陆佳雯# #跳高# #田径# #胡麟鹏# # 体育 #

跳高的正确姿势

跳高的正确姿势

跳高的正确姿势,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在田径运动各个项目中,是技术比较突出的一个项目。由单脚起跳,节奏助跑,横竿越过,以下详细介绍跳高的正确姿势。

跳高的正确姿势1

助跑练习

方法

.屈膝抬腿跑,两臂自然前摆振。

.速度由慢加快,步幅由小而大。

.起跳前两步稍降低重心,上体微后倾。

(二)方向

.左脚起跳者,由横竿右侧助跑。

.右脚起跳者,由横竿左侧助跑。

.向横竿成30度~45度方向助跑。

起跑练习

.身体后倾,往上方垂直跳起。

.前导脚向前上方摆振,大腿靠近胸部。

.两臂向前上方摆振提高重心,将向前的速度变成向上的速度。

.起跳点视横竿高度,和试跳姿势而定。

剪式跳高

.前导脚过竿后,即向下摆振。

.起跳脚屈膝向胸部抬,过竿后迅速收腿。

.注意两手举高,勿碰到横竿。

跳高的正确姿势2

在跳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曾依次出现过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一种俯卧式)、俯卧式、背越试等几种姿势,目前,剪式、滚式、潜式由于技术落后已被淘汰。从竞技和表现运动成绩角度来看,俯卧式和背越式是效果的跳高姿势,尤其是背越式,是当今跳高竞技场上的姿势。

跳高运动,在田径运动各个项目中,是技术比较突出的一个项目。1800年,跳高就是苏格兰高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1864年,在第一次"牛津-剑桥运动会"上第一次出现了"跨越式"跳高的方法。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男子跳高也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女子跳高也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

经过长期的实践,跳高技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发展,跳高姿势也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的演变过程。

技术特点

多数专家和教练员认为背越式与俯卧式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先进,主要是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来决定他采用什么姿势合适。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不愿学俯卧式,原因之一是背越式技术比俯卧式简单, 比较容易掌握, 而且各种类型的运动员都可以跳。即使运动员的腿不很长,或者摆动腿的柔韧性较,只要腿部力量大,有一定的爆发力,便能用"背越式"跳过很高的高度。

美国运动员F.雅各布斯身高1.73米,用背越式跳过2.32米,超过身高59厘米。但是运动员В.亚申科创造2.34米的室外跳高世界纪录和2.35米的室内跳高纪录,1976年奥运会冠军德意志女跳高运动员R.阿克曼在1977年成为第1个达到2米的女运动员,并获得冠军称号,他们却都是跳俯卧式的。虽然采用俯卧式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但是这种姿势所达到的成绩是很高的。

跳高的正确姿势3

跳高穿什么鞋子

1、跳高穿什么鞋子好

其实要看具体的场地来定。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塑胶道上助跑起跳的,倒是可以穿一些抓地性强一点的跑鞋。 如果是在普通场地(原来早些读小学时,学校的场地是那种黑黑的), 就选用有带中钉的跑鞋好 那样可以增加助跑速度 会有利于你的跳高成绩。

2、跳高有什么技巧

2.1、助跑技巧

跨越式跳高从摆动腿一侧进行助跑。助跑路线基本上保持直线,助跑角度一般与横杆成30-60度。正式助跑之间应事先丈量好步点,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距离一般在60-80cm。助跑的全程距离一般是在10-15米,步数6-8步。后几步时速度要加快,倒数第二步为长,重心。

摆动脚落地时屈膝前移,蹬脚送髋为起跳脚的前伸放脚做好准备。后一步稍小,使上体迅速前移向前送髋,为从水平速度过渡到椎直速度做好充分准备。

2.2、起跳技巧

跨越式跳高要用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到后一步助跑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接着在摆动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动下,身体重心迅速前移,上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屈膝缓冲。

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成一直线,摆动腿膝关节微屈,以大腿发力带动小腿积极有力向前上方摆起,两臂积极配合摆动,起跳一侧臂自然在侧下方,另一侧手臂随摆动腿前摆,使身体向上腾起。

2.3、过杆落地技巧

起跳腾空后,身体要保持向上腾起姿势,摆动腿积极上摆,当脚跟越过横杆高度时,向横杆一方侧摆,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过杆。而起跳腿也要积极向上抬起,膝盖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摆与横杆平行。

接着上体抬起,摆动腿同侧臂随摆动腿内转下压带动身体沿纵轴向内旋转,使上体和臀部能顺利过杆,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过杆后用摆动腿领先落地。

3、跳高怎么训练

3.1、蹲跳起

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3.2、单换跳

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

3.3、蹍跳步

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动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轻快。它与舞蹈的“蹍跳步”动作类似。

跳高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1、跨越式跳高

助跑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后一步稍小,速度快。起跳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躯干伸展充分。

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难点:过竿技术。

易犯错误:助跑节奏,步点不准确。跳不起,摆不起、过竿时,上体太直,臀部下坐碰竿、过竿时屈腿,脚或小腿碰竿、助跑与起跳脱节。

2、背越式跳高

助跑:直线转弧线,弧线助跑以外侧脚的前脚掌内侧着地,摆动侧肩高并领先于起跳侧肩,身体内倾,后两步加速起跳。

起跳:倒数第二步采用“硬撑式”的快速摆动,摆动腿向上稍内屈摆动,膝比踝靠内,摆动侧髋高于起跳侧髋,起跳腿积极着地,肩侧背对横杆。

过杆:以头与脊椎冲击轴向横杆上方,头部过杆后。两臂也由肩上方开始向身体两侧下放,当胸部过杆后,积极向上顶髋,两小腿放松下垂,杆上成“桥”的动作。

落地:大腿过杆后,以大腿带小腿做甩小腿的动作,低头屈肩伸膝肩背着垫。

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难点:过竿技术。

易犯错误:起跳速度太慢、起跳时倒体、躺竿、坐姿过竿、斜交叉过竿。

跳高要注意什么

重点掌握杆上动作,练习时要注意控制杆上挺髋成“桥”型的时机,使之有足够的延续时间,防止“坐”着过杆。

学习过杆技术要多采取各种辅助练习。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加强保护措施。

重点抓好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

应通过对助跑丈量方法的学习,掌握由直线进入弧线的助跑技术,并确定助跑点。

跳高有哪几种姿势

一、跨越式(1864年)

助跑方向与横杆成一定角度,用远离横杆的腿踏跳,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60至80厘米。当人体腾空后,上体前倾,摆动腿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使臀部迅速移过横杆,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举起。

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过杆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因为起跳后重心离横杆较高,故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但动作简单易学,多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以及初学者采用。

二、剪式(1895年)

助跑方向与横杆垂直,或稍偏向摆动腿一侧。踏跳腾空至身体点时,摆动腿膝部过杆并向内转,身体随之向起跳腿方向扭转,并沿垂直轴旋转。摆动腿过杆后,加大内转动作,大腿下压,上体加大转体动作,并向助跑方向倾斜,身体沿垂直轴和前后轴旋转成水平姿势,臀部抬高。

起跳腿由外侧越过横杆,膝关节伸直,头部向助跑方向倾倒。在起跳腿成弧形过杆后,继续下落,下压的摆动腿向上振起,两腿成剪绞动作,同时上体和头部越过横杆,两臂向上抬举,后用起跳腿落地。因其技术复杂,不易掌握,较少为人采用。

三、滚式(1912年)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侧面助跑,用离横杆较近的腿起跳。当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过杆,身体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在横杆上成水平姿势。同时起跳腿同侧臂伸向摆动腿,起跳腿迅速提起,膝关节尽量靠近胸部,脚收在摆动腿膝盖后,在横杆上形成侧卧式,随着摆动腿同侧肩内转及头向下转动,身体迅速沿纵轴旋转,从杆上滚过,以起跳腿向下伸出落地。因腾空过杆时身体重心离横杆较“俯卧式”和“背越式”为远,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60年代后较少为人采用。

四、俯卧式(1923年)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在空中以俯卧姿势依次越过横杆,侧面助跑,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小腿越过横杆,摆动腿和同侧臂沿着横杆平行方向前伸内旋,肩向内扣,转体成俯卧杆上姿势,随即起跳腿屈膝上收,两臂靠近躯干,头和摆动腿一侧肩下潜,髋部迅速扭转,起跳腿翻转,使身体尽快越过横杆。过杆后,以摆动腿和两臂落垫。该技术因身体重心离横杆较近,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一种较优越的过杆方式。按过杆时的身体姿势又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

1、平翻式

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越过横杆前伸并内旋,同侧臂同时做前伸内旋动作,肩向内扣,身体转向横杆。此时起跳腿蹬离地面后自然下垂,然后小腿向后折叠,身体在杆上成与横杆平行的俯卧姿势,摆动腿继续前伸内旋,头过杆后下颌内收,起跳腿上收向外平翻,使身体继续绕横杆转动,后以仰卧姿势下落。

2、潜入式

起跳腾空后采用屈腿摆动,摆动腿和同侧肩、臂同时前伸内旋,身体转向横杆后,以头和肩带动身体积极向落点下潜动作,从而使骨盆和起跳腿在杆上抬得更高,以免碰落横杆,身体则在杆上继续绕横杆转动,过杆后先用双臂着地,随之完成屈肘、低头、含胸、滚动动作,以屈体落地缓冲。

五、背越式(1965年)

其技术在比赛中常见到,表现为:弧线助跑,远离横杆的腿起跳,异侧臂引臂、摆动腿屈摆内旋,使身体背对横杆腾空而起,高仰的头部越过横杆以后,髋部接着挺起,形成一个反弓形,双脚急速上提。头靠前,背靠下,双脚提起,整个身体依次越过横杆。以肩背落垫,滚翻缓冲。

该技术因身体重心离横杆较近,甚至低于横杆高度,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目前越的过杆方式,在比赛中被广泛采用。

扩展资料

在跳高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热身时主意是注意大腿后部、大腿内侧、小腿、背部等地方的肌肉拉伸,还有肩部环绕以及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环绕动作。也可以先慢跑几分钟,然后再原地蹲跳。务必是要把身体预热充分。

如果是在塑胶道路上助跑起跳的话,可以选择穿抓地性强一些即摩擦力比较大的鞋子;如果是直接在泥土场地上助跑,是选择带中钉的跑鞋,可以增加助跑速度。而且要注意的是跳高的鞋子尽量是选择轻便的。

参考资料

调高姿势主要为6种。

1、主要姿势有: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一种俯卧式)、俯卧式、背越试

2、目前,剪式、滚式、潜式由于技术落后已被淘汰。从竞技和表现运动成绩角度来看,俯卧式和背越式是效果的跳高姿势,尤其是背越式,是当今跳高竞技场上的姿势。

扩展资料: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

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原始、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

1、俯卧式技术

俯卧式跳高运动员也有采用弧线助跑的,利用弧线助跑的圆周运动惯性作用更快过竿。但是有人认为直线助跑更好,因为:①步点可以跑得很准;②更易发挥速度。

俯卧式跳高对力量、专项力量、大肌肉力量比背越式要求更高。由于运动员过竿是全身同时过竿,因此起跳时摆动腿的摆动动作比背越式大得多,过竿时间比背越式短,所以俯卧式跳法对于速度素质稍而力量、柔韧性、爆发力好的运动员较为合适。

2、背越式技术

背越式的过竿动作与俯卧式不同,运动员身体横在竿上,身体各部分依次过竿。过竿时挺腹,全身在竿上处于弧形状态,头部、肩部、胸部在竿后急剧下压,当身体重心达到点时,大腿向下并挺胸挺腹,以便顺利越过横竿。

参考资料来源:

目前跳高有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等几种姿势,从竞技和表现运动成绩角度来看,俯卧式和背越式是效果的跳高姿势。背越式,是当今跳高竞技场上的姿势。

1.跨越式跳高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掌握和运用的一种跨越障碍的基本技能,也是一种被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早的记载是1864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上。当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以“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第1个跳 高世界纪录。

2.俯卧式跳高

1923年,运动员伏洛佐夫又创造出“俯卧式”跳高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动作很快就被田径选手们所接受。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39名跳高运动员中有38人采用这种技术,使“俯卧式”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巅峰。然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一种新的过杆动作开始崭露头角。

3.背越式跳高

背越式是人体在过杆时身体弯曲成倒U字型,身体重心在身体外下方,理论上是身体重心在杆下方,人体越过横杆的“代偿式”跳高姿势。是由美国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在小时候一次体育课中偶然创造的。

扩展资料: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

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项失败者的运动。因为每次比赛,运动员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后跳不过去为止。

参考资料:

1、跨越式 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掌握和运用的一种跨越障碍的基本技能,也是一种被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

2、剪式 是运动员在过杆时,身体急速侧向转体,两腿交叉如剪刀快速交剪过杆的姿势,1895年,由美国人斯维尼改进跨越式而出现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当时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

扩展资料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

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原始、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

跳高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地区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

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

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日尔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跃横排马匹的比赛,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游戏。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以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在这以后,随着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跳高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参考资料:

跳高是田赛项目之一。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原始、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美国东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了这一跳高姿势,故曾被称为“东方式”;又因跳时身体各部分成波浪形状依次越过横竿,因此也有“波浪式”之称。滚式跳高亦源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西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滚式跳高,因跳时运动员形似滚过横竿而得名。又因美国运动员霍拉英首用此式创造2.01米世界记录,因而又称“霍拉英式”。俯卧式跳高起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时已被普遍采用。现在,的是背越式跳高,而其他几种跳高方式在大赛中已几乎绝迹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编辑本段]【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跳高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开始普及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

在跳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曾依次出现过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一种俯卧式)、俯卧式、背越试等几种姿势,目前,剪式、滚式、潜式由于技术落后已被淘汰。从竞技和表现运动成绩角度来看,俯卧式和背越式是效果的跳高姿势,尤其是背越式,是当今跳高竞技场上的姿势。

1、跨越式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掌握和运用的一种跨越障碍的基本技能,也是一种被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早的记载是1864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上。当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以“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第1个跳 高世界纪录。

2、剪式是运动员在过杆时,身体急速侧向转体,两腿交叉如剪刀快速交剪过杆的姿势,1895年,由美国人斯维尼改进跨越式而出现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当时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

3、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田径赛上采用左侧斜向助跑,过杆时以身体左侧滚过横杆的技术赢得冠军,霍林把这种技术命名为“滚式”,也正是这种技术使人类首次越过了2米的高度。

4、1923年,运动员伏洛佐夫又创造出“俯卧式”跳高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动作很快就被田径选手们所接受。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39名跳高运动员中有38人采用这种技术,使“俯卧式”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巅峰。然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一种新的过杆动作开始崭露头角。

5、1973年,詹姆斯海在分析潜入俯卧式的H3时,提出了一种理想的跳高技术模式——“潜入式”。其动作特征:正面直线助跑,越上横杆时,身体向前大幅度折屈近于U形成V形。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身体向前折屈幅度可达,重心越出体外可达远,完全可以做到身体自杆上越过而重心从杆下通过。然而,潜入式没有被人们采用,代替潜入式而呈“燎原之势”的是背越式,

6、背越式是人体在过杆时身体弯曲成倒U字型,身体重心在身体外下方,理论上是身体重心在杆下方,人体越过横杆的“代偿式”跳高姿势。是由美国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在小时候一次体育课中偶然创造的。

福斯贝里11岁时,在波特兰学校读书。有一次,体育老师叫学生们练习跳高,他让学生们先一字排开,等待着轮到自己从横杆上一越而过。有趣的是,他们初排成单行,后来队形逐渐散乱。事有凑巧,当老师点名叫福斯贝里时,他思想正在开小,精神不集中的他在慌乱之中答应后,已经靠近横杆,来不及转身助跑,只得面向老师,背对横杆,一急之下,他把老师教的跳高要领全部忘得精光,怎么也想不起来。看着老师严肃的面孔和同学们注视的目光,于是福斯贝里急中生智,索性就地腾起,竟奇迹般地越过了背后的横杆,四角朝天倒在沙坑里。这个滑稽动作使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是这位体育老师不但不责怪福斯贝里,反而被他那与众不同的姿势折服了,马上为他丈量高度,成绩为1.15米。福斯贝里在这无意的一跳中体验到了一种比原先采用的姿势轻松的感觉,便决心继续用这种姿势练下去。

当然,在这个漫长的练习过程中,他受到了不少非议和讥笑。有人说他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有人说他赶时髦赶得出了格;还有人干脆说他得了精神病。但福斯贝里心中有数,他对这些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依然练习“背越式”,使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963年(16岁)他跳过了1.77米,1965年(18岁)第一次跳过2.00米;1967年(20岁)成绩为2.10米。

福斯贝里在进入大学后,又得到了伯尔尼·华格勒教练的指导,从而用这种“背越式”进行系统的训练。1968年第19届奥运会美国选拔赛上他以2.21米获第一名,入选美国奥林匹克田径队。他原来估计自己在墨西哥城的奥运会上多只能勉强挤进前5名,根本没有想到取得跳高。可能正是这种心理状态使他精神特别放松,充分发挥了水平,后用这个独特的“背越式”登上冠军宝座。

使人们惋惜的是,福斯贝里走下奥运会领奖台时,他便宣布从此退出比赛。然而,福斯贝里首创的“背越式”,却在世界各国田坛广为流行。在他获奥运会后的五年中,乌·迈法特获1972年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冠军,斯通斯1973年第一个征服2.30米的高度,弗绍拉1974年获欧洲冠军,由于他(她)们取得成功均靠“背越式”,从而初步证明了这种跳高技术的优越性。1980年莫斯科第22届奥运会上,格·韦西格和萨·西梅奥妮摘取男女跳高冠军,默根堡和弗绍拉跳过2.35米之后,“背越式”终于完全取代了俯卧式。在这期间,迪克·福斯贝里曾于1973年复出,但转为职业选手。

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一种俯卧式)、俯卧式、背越式

跨越式,背越式

小学生跳高视频:花样跳高比赛,你会哪一种跳高姿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