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率

考研率比较高。

西农作为985院校,不歧视学生,专业课不压分,对英语水平(也就是四六级)没有要求,没有通过四级也可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分数在380分左右,考研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只要用心复习,肯定能考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食品专硕怎么样

不错。

西农食品专硕毕业后主要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食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生产营销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薪资都是不错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A&F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考研报录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考研报录比8:1。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考研报录比的平均值在3比1,热门专业食品的报录比很高可达8比1,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冷门专业的报录比较低通常在1.5比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考研分数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考研分数最低240.5。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大学坐落于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复试成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食品科技与工程的复试最高分是在413分,最低分在347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录取的平均分在380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哪些历史沿革?

1934年,刚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在农科专业中开设了农产制造课程,是我国较早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的记载之一。1936年,园艺组开设园艺产品制造和实验课程,畜牧兽医组开设畜产制造和实验课程,森林组开设林产制造学课程。1946年,设置农产制造学系,是我国近代最早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统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学科建设在农学、园艺、畜牧、林学、农化等相关专业得到长足发展。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84年,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7年增设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2015年开始招收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

学院现设有食品科技系和食品安全与营养系,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中美“3+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专业有哪些

1、食品工程:食品工程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 基础。一种新产品的开发通常需要经过研究试验、中间试验,然后依照工程原理进行相似放大,使之能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2、水利工程: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农业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4、生物工程:通过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2022年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400+,成功上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面分享一下这么久以来的复习心得:

一、关于择校

我是写毕业论文时候了解到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我国它被归为理工农医下面,全国都没有开始本科专业。我首先按照专业实力来选学校的,因为我个人以后的计划是读博,所以想选一个学科实力强一点的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对于中科大来说,竞争难度要小得多,一方面是因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招生计划为20人(今年扩招3人为23人)远多于中科大;另一方面是中科大的初试复试五五开,而且其专业课一科技史议论文的主观性太强(三个论文题目选一个写),一篇论文定分数。

就这样,我初步选择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最终的目标院校,后来又去研究院官网上看了看导师介绍,有一个导师我特别喜欢,跟我的研究方向很是契合,于是更加坚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悄悄说一句,食品科学与工程其实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双一流学科,可以说是王牌专业之一,但这个专业就是无人问津……

二、政治:从八月份开始复习,先从马原开始复习,可以看徐涛的视频(我就看了马原部分的视频),有助于理解,每天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大概每天花一个半小时左右。将马原、毛概、史纲、思修精讲精练过一遍,1000题刷一遍后,对照着精讲精练或知识点提要,再刷一遍1000题。

到了11月份左右,肖八出来后,以及各个押题老师的模拟卷(微信小程序)也出来了,刷上面的选择题,每一套都多刷几遍,留下印象,真正考试时有很多题目会押中,所以选择题要靠平时的积累、1000题以及各大老师的模拟卷,很多很多题目,肯定足够啦,马原要靠理解的,一定要多做,多理解,会了以后就很简单了,掌握各个原理,其他的就比较紧跟时事,所以要多做模拟卷、押题卷,然后多背、多记,政治就是背的越多,做得越好。

十二月份肖四出来以后,就背肖四大题,努力背,背完后,考试的时候会有很多话可以写,也会有押到题目,就算没押到也能有很多能写的话。考试不用紧张,政治大题就算没有见过,也能凭借着材料写很多字,反正字一定要尽量多写,像马原就算不会,就把可能的原理都写上去,能写几个写几个,多写答到的点数就越多,把序号标好,越有几率得高分。我当时选择题做得不错,很多题都有印象,第一次见也不用怕,也有很多人都不会的,所以不会就蒙一个就行。大题目虽然没有很多完全一样的题,但是肖四的很多话和表达都可以运用上去,至少有话能写,然后材料也很重要,一定要结合材料,很多答案材料中都有,所以一定要多写,有次序地写,分好一二三四,字要写清楚一些,方便老师找答案。

二、英语:三月份开始,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做的吃力可以看唐迟的视频,不喜欢看视频的,跟我一样,就多练,多刷题,自己总结方法、技巧),先做完题目再查生词。精读文章,将文章全部翻译出来,将长难句翻译好,不会的单词查出来写上去。然后每天记单词(大纲词汇,5500,大概50个左右,根据自身能力调整,用app)。

过完一轮单词后,继续背第二轮,第三轮,不要停,每天都要记一定量的单词,临近考试的时候,背核心单词,每天都要背,单词认识了,做阅读、做完型、做翻译就轻松很多了。阅读做完一遍后,继续做第二遍,有时间还可以做第三遍,后期阅读做的就比较快,可以一次做两篇,做四篇,真题足够了,不用做其他书上的题目。

阅读做完后,开始新题型、完型、翻译的专项练习,多练,也可以看老师的技巧视频。最后是准备作文,十一月份开始,多看一些真题作文,看看标准作文的好词好句,积累起来,多背一些好词好句,然后自己整理几个属于自己的模板,对照着作文题目套进去,作文就是要靠多写多练多背,语言实力上去了,看到一个题目就能冒出很多句子来,作文就不用担心了。实在觉得吃力的就去背王江涛作文模板和预测作文,那么多篇作文总能用得上去,就算没有用上,也能用它的格式,它的好句,套句,什么开头句,第一段开头句,结尾句,连接词,都是有套路的。

临近考试前,就是每天做一篇阅读,背背单词,作文句子,练练翻译,考前留一两套卷子模拟一下,按考试时间来,要练习一下做阅读,写作文的速度,真正考试时时间很紧的,一定要合理分配好。一般先写作文,五十分钟以内写完,阅读要一篇二十分钟以内,然后新题型,翻译,最后完型。要多模拟几遍,保证时间充足。阅读很多题目考的是同义替换,就是文章是一种表达,答案是另一种表达,但其实是同一种意思,一般看到这种,基本上就能确定答案了,可以多背一背同义替换词。然后态度的单词多记一记,还有客观,公正,中立,批评,消极,积极,很多会考到。

三、数学:

三月份开始复习,高数我没有看视频,遇到不会的再看视频,先做高数书,按照大纲把书过一遍,课后题都做一遍,打好基础。线代看了李永乐的视频,讲的很详细,对基础很有帮助。大概复习到暑假前,基础篇做完。(按照进度自己调整,也可以做做全书,刷刷题,结合自身情况)七月份开始,进入强化阶段,开始刷题。我用的李正元全书,现代辅助讲义,李永乐660题,李林880,(这些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进度提前做,最好过个两遍,一遍印象不深)一直做到10月份。

10月份开始刷真题,真题要精做,特别有用,(最好要思考同一题目的不同方法,很多真题会真题复现,但是方法会不一样,可能改个条件你就不会做了,平时做选择题也要完全搞懂才行,因为它这一年选择题的常规解题方法,可能下一年会出到大题目里去,假如你是凑出答案的,这个方法在大题里你就不会,就做不出来)考试的时候会有许多重复的方法可以用上去,真题要刷两遍以上,加深印象。考试前留一两份卷子模拟,三个小时内完成,提前适应考试氛围。

考试的时候时间还是很紧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要快点做,选择题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法,很多都能凑出来的,不要太纠结,不会的就先跳,卡选择题题很浪费时间,还影响心情。填空题一般都不难,但一定要仔细,我就有一道很简单的填空题做错了,很可惜,因为正确答案的数值很奇怪,所以我觉得不对又算了一遍,算出一个很简单的数字(就是我想要的),然后错了,其实他是故意出这种数字的,所以做题一定要仔细,别上了出题老师的当。写大题目一定要仔细写过程,一步一步来。什么连续得到极限存在这种,也要写,我过程分竟然被扣了6分,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写大题目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写,写得仔细些。

四、有机化学:

从七月份开始复习,先看高鸿宾的有机化学书,把书本过一遍,把课后题都做一遍,整理笔记,加深知识点印象。第一遍会比较痛苦,因为什么都不会,所以要坚持住,学会之后就会觉得有机化学很有意思了。九月多的时候,书本过完了,开始做真题,我用的是红果研的真题资料以及笔记,答案还是比较全面与详细的,而且买资料还附送会员群高分学姐答疑和讲座,可以了解复习规划,不会的问题也能在群里问学长,所以真题资料以及售后服务还是很不错的,教会了我许多知识。

从最早的开始做,一直做到最新的一年,一般一两天做一套,做完后对照答案,改正错题,不会的知识点在书本上找出来,加深印象,过完一遍真题后再过一遍书本和课后题,这一次就会快很多,也会轻松很多,再次仔细整理笔记,按照题型整理,根据真题上的重点有详有略地看书本。学有余力也可以看看李小瑞辅导全书,做做上面的合成体、机理题,会比书上难一些,或者古或者刑的有机化学书,做里面的课后题,反正题目做得越多,知识点掌握得越到位,按自己的进度来。过完书本后做第二遍真题,现在做的就比之前要快很多,一天一套试卷,把重复错误整理出来,加深印象。

临近考试,就是整理反复错误的真题,整理笔记,回顾书上的知识点,保持平常心,不要太紧张,考试不会考很难的,也会有很多往年重复的真题,当遇到重复题目时,一定要更加仔细,看看他有没有改条件,如果因为改条件你做错了,那就太可惜了。把真题好好做一做,只要知识点都掌握到位,题目都能解出来。也要多看一些书本上的机理,最近几年很多机理题都是书本上有的的。而且实验题操作考的也很多,有时间也可以看一看实验操作。合成体就是多练,多合成,一个产物应该是有不同合成方法的,要多思考,想想不同的方法,找出最优方法。李小瑞辅导书上有个逆推法就挺好用的,可以学习一下。

五、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

食品化学的参考书是赵国华老师的绿色封面的书和阚健全老师的蓝色封面的书

食品微生物是贺稚非老师的书,6月份开始看书,我把两本书过了两遍,第一遍啥也没记住,第二遍看的时候总结了思维导图,把大概的框架和内容记住了。然后买了一些资料,里面有笔记,复习题库和历年真题,看书的同时也在看笔记,然后做了题库的题,不会的就翻书找答案,然后把知识点记在旁边。

之后开始做真题,近些年的真题没有了填空选择判断,只有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题。但是重要的知识点不变,做真题会发现每年出题的重复率还是比较高的,食品化学里面:水分活度,滞后效应,淀粉糊化老化,蛋白质变性,食品护色等知识点为常考内容。近些年又出了维生素那一章节的题目,都是书上的内容。微生物里面就是根据一些真实例子来出题,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今年就考了),防治大肠杆菌污染的办法,酱油制作常涉及的微生物及质量因素,酸奶制作关键控制因素等等。所以大家要有重点的记忆,背诵。

两本专业课都不难,但是需要背的内容较多,一定要背名词解释和真题里面经常出到的知识点,一定要记牢。

六、复试心得:复试我就看了大纲上的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加工与保藏,还有食品分析,然后还有红果研的复试资料,和初试资料一样,还是会有会员群答疑的,真题也比较全面。线上复试还是比较简单的,复试时一定要有礼貌一些,要说老师好,谢谢老师,请老师批评指正,老师再见。不要紧张,老师问什么你答什么就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七、总结

最后,用考研界很流行的一段话结束吧:考研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一遍的去洗。等到上了考场那一刻,灯光亮了,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而后你每次穿这件衣服都会想起那段岁月。祝大家如愿以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