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诗经

国学十大经典

在古典文献《尔雅·释言》里释为:“典,经也”;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界定为:“经,织也”;“典,五帝之书也”,这里表明经典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积淀和传承,才受到后人的推崇。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诗经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诗经


国学经典涵盖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可以举例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

1、经部以儒学经典为代表,分为:诗、书、礼、易、春秋、孝经、四书、乐等。

2、史部历史著作主要书目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战国策》等。

3、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主要书目有《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等。

4、集部是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主要书目有《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等。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规范的道德体系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调和着人与人、人与、家与国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积淀文化底蕴离不开国学经典的启迪,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解决道德困惑也离不开国学经典的,wetalk国学也是一直在做国学经典文化的传承。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

1、《诗经》 :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而《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始,部诗歌的,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道德经》 :这本书又称《老子》、《五千言》,为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3、《论语》 :《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是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也是儒学重要的经典。

4、《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才撰写完成的,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5、《周易》 :《周易》即《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是国学经典书籍之一。

6、《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经典必读书目之一。

7、《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充溢着一种“浩然之气”,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为孟子、及其所著。

8、《传习录》

:《传习录》是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著作,记载了阳明先生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9、《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10、《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再传记录孔子及其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关于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一种先进文化、一种时尚文化,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书》

《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诗经》

《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传习录》

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传习录》后来风靡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五种遗规》

这本书是清朝名相陈宏谋所编辑,是清朝时期教育的教材。编者感慨于世上多有弊端,在业余时间,采录前人在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和事迹,分门别类为《养正遗规》(教育儿童)、《教女遗规》(教育女童)、《训俗遗规》(移风易俗、处理乡亲邻里矛盾之类)、《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这本书里收录了不少篇章,比如《朱子治家格言》、《心相编》等,是遵循儒家思想为人处世的很好教本。

《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集中体现的就在这本全集中,特别是曾国藩家书,是重要的资料。市面上很多关于解读曾国藩的书,对他的成功进行了很多分析,鱼龙混杂,不可以全信。曾国藩家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给祖父母、父母兄弟、同僚等人的信件,有些是大事,更多的是家庭经营、嘘寒问暖、待人接物、为学作文的事,有的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更是一代儒学,他处理这些事的态度、方法,是活生生的国学教材,很多可以给我们启发。

《常礼举要讲记》

这本书是李炳南(雪庐老人)从古代的《周礼》《仪礼》《礼记》中摘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书分为十二章,包括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常礼举要》的内容,简明实用,因为作者是近现代大儒,对礼仪的阐述很好的衔接了古代和现代,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比《规》更详细具体,是教育儿童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是年轻人步入的礼仪必读书。而且,这本书不但讲礼仪的表面,更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进行剖析,是学习国学很好的读本。

《李太白集》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文充满想象力,朗朗上口、气势磅礴,代表浪漫主义诗文创作的水准。

《杜工部集》

杜甫被称为“诗圣”,和李白一起,是古诗创作的两座高峰。他的诗句工整而富灵性,有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心经》

佛学时国学的一大源泉。佛,传于印度,盛于。现在大乘各派,印度全绝;正法一派,全在。我们的禅宗,是可应用的,在世间的。印度人学佛,也只能来。佛所讲的宇宙精微,的确在儒家之上。儒佛略有不同,就是个偏现世的多,一个偏出世的多。《心经》是般若部经典的核心,也是佛学和禅宗的精华,解心经,通佛理,是学好国学的必备根基。

30部国学经典书籍

大家平时会看30部国学经典书籍吗?关于30部国学经典书籍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30部国学经典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30部国学经典书籍(一)

第1部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第2部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3部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4部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第5部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

第6部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

第7部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第8部 《孙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9部 《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10部 《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

30部国学经典书籍(二)

第 11部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第12部 《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

第13部 《汉书》 班固 (东汉32-92)

第14部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

第15部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

第16部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

第17部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

第18部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

第19部 《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

第20部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30部国学经典书籍(三)

第21部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

第22部 《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

第23部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

第24部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第25部 《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

第26部 《日知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

第27部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

第28部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

第29部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第30部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1、《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3、《庄子》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及后学所作。

4、《孟子》

孟子是一部由战国中期的孟子、其万章、公孙丑等人编著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与大学、中庸和论语并称的四书之一,目前现存的孟子共七篇十四卷二百六十章,记载着孟子及其、教育、哲学等思想观点和活动。

5、《墨子》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历史上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6、《礼记》

礼记是一部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而成的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记录着先秦礼制、体现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和思想的儒家经典书籍,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是研究先秦的重要资料。

7、《中庸》

《中庸》是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8、《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为的三大兵书之一。

9、《左传》

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是与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的春秋三传,也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具体史实,说明《春秋》纲目的先秦散文代表著作,是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独立撰写而成的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10、《诗经》

《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面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