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浙江体职院体育教育)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一、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8月,前身是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2003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前期隶属广东省体育局,2020年6月15日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建校以来,培养和涌现出了冼东妹、傅海峰、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浙江体职院体育教育)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浙江体职院体育教育)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一、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一所以“影视”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坐落于浙江省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内,是省级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由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举办。学校的前身是1960年9月创建的温州动力机厂技工学校。1965年7月,更名为温州冶金机械修造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1978年9月,组建浙江冶金技工学校。1980年5月,更名为浙江冶金机械技工学校。1997年5月,增设“浙江实验技工学校”校名。1999年2月,改建为“浙江第一高级技工学校”;1999年12月,学校与温州冶金机械厂联合改制,成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一、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水利厅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浙江水电技工学校和1984年成立的浙江水利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与浙江省水利水电干部学校合署办学。建校以来,学院秉承“厚德 笃学 修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树校”的办学方针,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建成了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文明单位,是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水利建设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64年的云南省青少年体育学校,1978年组建为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1994年,学校与成立于1983年的成人高校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署办学。1998年,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划转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5月26日,学校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作为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学院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核心部门,是学院各教学部门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枢纽。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代表学院行使教学管理权,对全院教学工作、教学资源行使统筹、分析、监督、检查、考核等调控、指挥职能,对全院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577-86533903,该校联系地址为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433号、邮编为325000。

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劳模、十大改革风云人物滕增寿于2000年倡导,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2年正式去筹,并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浙江省及部分省外地区招生。2012年学院改制,直属温州市人民政府,归口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前身可以追溯至浙江东方集团1994年创办的温州东方职业学校及浙江东方集团公司技工学校,以及1999年在此基础上创办的浙江东方专修学院。学院于2003年和2013年先后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人才培养工作专家组现场考察评估。 2011年,学院入选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被评为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窗口学校,2016年在市直单位年度考绩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检查优秀学校和温州市高校示范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学院位于我国最具活力的东南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和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温州市。学院是浙江省“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和温州市“花园式单位”。学院承温州历史文化之翰香,沐浙南陆海山水之灵秀,是莘莘学子求学、精技、立德、修身的理想殿堂。学院目前占地494亩,其中甬江路校区164亩,金海新校区已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约330亩,新校区二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700亩。

学院秉承“崇德笃学,精技修远”的办学传统,弘扬“和合尚善、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紧靠行业,服务企业;产教协同,研创合一;开放包容,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重点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三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和现代学徒制改革,着力培养“爱劳动、有涵养、懂技术、强技能、会创业、乐奉献”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地方行业产业特色的优质美丽现代化高职院校。

IMG_8242_副本.jpg

学院现设有人文学院(温州民政管理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温州供应链学院)、信息传媒与自动化学院、国际与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瓯窑学院)和社科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学院与温州市民政局共建“温州民政管理学院”,培养民政事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华东地区最早设有民政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学院还与温州市商务局、温州市供应链学会等共建“温州供应链学院”和“温州供应链研究院”,为供应链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是国内最早成立供应链学院的高校。此外,学院还与温州市瓯窑学会合作成立瓯窑学院,目前是全国唯一一所打造集瓯窑收藏保护、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业创新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类学院。

我院自2014年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以来,目前已与美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派遣百余名师生赴过境外短期交流、赴美带薪实习、访学培训等;同时为了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发展,我院搭架了近10个专本硕直升的“立交桥”,与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韩国朝鲜大学等优秀高校以2.5+1.5+2,2.5+2.5+2等模式联合培养,包括国际贸易、计算机信息管理、电气自动化、工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老人服务与管理等15个专业,学生回国毕业就业成绩喜人;学院经韩国政府文化体育观光部批准,成立浙南地区首个韩国世宗学堂,学员近2000人;同时学院注重国际产教融合,和国外知名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办学坚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群、产业链精准对接。以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类专业为支撑,形成了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土木建筑、旅游、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八大类专业群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综合性办学格局。 学院目前共开设26个专业,其中9个专业是省级和市级优势、重点、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省级优势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是省级重点专业, “会计”和“物流管理”和“老年服务与管理”是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还建有各级各类实训基地(中心)14个,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示范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民政管理综合实训基地”是省示范性实训基地。

2018年5月,学院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共同成立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服务平台,打造产业学院和“金海·匠谷”两大平台。产业学院立足企业需求改革专业设置,以“2+1”培育模式与企业联合定制优秀的人才;金海匠谷通过每年定期举办全区技能大赛、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对接会等活动,搭建政校企各类合作平台,通过开展学生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大学生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就业,旨在汇聚、培养、输出“金蓝领”职业人才和现代产业工人。现已建成特色产业学院8个,深度合作企业200余家。其中“浙南汽车电子产业学院”获批市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金海匠谷”入选省级实践育人示范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427人,教职工349人,同时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5%以上,其中包括了省“151”人才、省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省高校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市“551”人才和市技能大师等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