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彼得与狼音乐 彼得与狼音乐剧完整版

《彼得与狼》这一曲子小鸭子和猫分别用了什么乐器

鸭子和猫分别用的乐器是双簧管和单簧管。

彼得与狼音乐 彼得与狼音乐剧完整版彼得与狼音乐 彼得与狼音乐剧完整版


普罗柯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作于1936年3月,是应莫斯科儿童剧场之邀而作,1936年5月2日在莫斯科爱乐交响团举办的儿童音乐会上首演,由普罗柯菲耶夫指挥。这部作品是采用旁白与音乐相交替的进行的方式。

创作介绍:

仅四天的时间,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出了交响曲《彼得和狼》。1936年5月2日的首演并不走运,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讲:“没有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普罗科菲耶夫恐怕很难预见到《彼得和狼》如今成为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一,带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和欢乐和启示。

2008奥斯卡动画短片《彼得与狼》就是来源于此,英国的动画人把这个经典故事搬到了现代,并赋予了其全新的结尾。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男孩子允许不跳)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练声)5---6---7---1---。呜-----

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练声)

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

小奶牛说:谢谢大家。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长笛代表小鸟。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1、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听音乐,猜猜我是谁?学生分组做游戏。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叫什么名字?

3、你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四、编一编: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1、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编写童话故事)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师生共同表现)表演: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五、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六、小结:

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集体舞:铃儿响叮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离开唱游室)。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具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彼得与狼》里面的各角色的音色分别是什么?

长笛~小鸟,双簧管~鸭子,单簧管~猫,大管~,弦乐~彼得。

《彼得与狼》的情节非常简单,讲述的是少先队员彼得在,猎人和一些小动物的帮助下顺利捉住大灰狼的故事。这个在成年人看来如此“幼稚”的一个故事,作曲家却用了出色的音乐语言——和声和配器使得其在音乐“叙事性”上成为里程碑似的的作品。

在这部交响童话中一共有8个主题,分别是:少先队员彼得(弦乐四重奏),小鸟(长笛),鸭子(双簧管),猫(单簧管),(大管),大灰狼(圆号),猎人(弦乐队)和枪声(定音鼓)。除枪声之外,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固定的主题,每个主题和声的运用都独具匠心。

《彼得与狼》这首作品虽然算不上鸿篇巨著,但以其构思的精巧和幽默的语言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其传统作品和声的超越性,某种程度要比同时代的肖斯塔科维奇走得更远。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普氏在写作传统作品的时候往往运用调性对峙的手法,使得音乐的色彩突然转换,但这种转化却不会牺牲调音乐的协和性。

彼得与狼音乐剧观后感两千字

《彼得与狼》是来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创作的的一部儿童交响童话,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之所以如此有成就要归功于他的在国外十多年的经历和天赋。在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第三时期追随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不同于以往民族的风格。1936年,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应莫斯科儿童剧院之邀创作一部新的儿童交响乐作品,希望能在走进课堂的刻开始孕育儿童们的音乐品味。仅四天的时间,普罗科菲耶夫创作出了交响曲《彼得和狼》。1936年5月2日的首演并不走运,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讲:“没有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普罗科菲耶夫恐怕很难预见到《彼得和狼》如今成为儿童音乐的经典之一,带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和欢乐和启示。2008奥斯卡动画短片《彼得与狼》就是来源于此,英国的动画人把这个经典故事搬到了现代,并赋予了其全新的结尾。

彼得与狼中分别有那些音乐?

长笛:小鸟,轻快活泼。单簧管:猫,捕捉猎物的机警。双簧管:鸭子,模仿走路蹒跚的步态。

弦乐:彼得,机智勇敢。大管:,低沉的音区象征着的声音。圆号:狼,凶恶、阴险。

定音鼓和大鼓:猎人,模仿枪声,预示猎人的出场。

在《彼得与狼》中,鸭子和猫分别用的乐器是双簧管和单簧管。

作品完成于1936年春,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故事情节: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好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

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

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

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

彼得与狼交响乐赏析是什么?

彼得与狼交响乐赏析是:

1、小鸟的主题是由长笛来演奏的。长笛是一个高音的乐器音色明亮,我们刚才听到的这段旋律速度非常快,不停地旋转,像小鸟叽叽喳喳歌唱一样,非常地形象。

2、鸭子的形象是用单簧管来演奏的。双簧管的音色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双簧管的音色扁扁的,就好像鸭子的声音。中音区扁扁的、徐缓的旋律像鸭子蹒跚走路的样子。

3、接下来的猫是由单簧管演奏的。单簧管的声音柔和圆润,旋律十分诙谐,表现出了一只捕捉猎物的机警的猫的形象。

4、彼得的的形象是由巴松管(大管)来演绎的。巴松管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它的音色非常的低沉、浑厚、徐缓,仿佛走路慢又唠叨的样子。

大家听到了之后可以想像到作曲家在选择乐器的时候非常巧妙的选择了音色与人物形象非常贴切的乐器。

5、主角彼得是由弦乐来演绎的。对比前面几个音乐形象彼得的音乐色彩感觉给人比较欢快明亮,欢快明亮的旋律,表现出了彼得活泼开朗的少年性格。

6、作曲家用定音鼓来表现猎人的枪声。我们刚才将这个交响童话中的各个音乐形象都仔细的听了一遍,接下来我们在完整聆听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各个人物形象和乐器的音色特点来想象一下故事情节。

《彼得与狼》这一曲子小鸭子和猫分别用了什么乐器?

在《彼得与狼》中,鸭子和猫分别用的乐器是双簧管和单簧管。

《彼得与狼》是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旋律通俗易懂。

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

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生动地刻画出那蹒跚的步态;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

扩展资料:

简析:

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

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彼得与狼》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

普罗柯菲耶夫是原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20岁举办首次个人音乐会,1918寄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947年获联邦艺术家,1957年获奖金(追授)。

参考资料来源:

谁能给出《彼得与狼》中的音乐分析

为了使音乐更易于领会,富于独创性的普罗科菲耶夫别开生面地采用了交响童话的新体裁,即一边用管弦乐队演奏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边用富于表情的朗诵词,来解说音乐内容的情节。这部交响童话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鸟、鸭子、猫、大灰狼、老及猎人等。

1、表示小鸟的主题音乐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使妈咪和宝宝犹如看见小鸟在天空中愉快地飞翔,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表示鸭子的主题音乐

与唢呐相似双簧管的音色,和鸭子的叫声很像。因此,在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具有悲歌性,表达鸭子后来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惨命运。由于鸭子是善良可爱的,所以吹奏出的鸭子主题音乐也是优美动听的。

3、表示猫的主题音乐

猫在这部交响童话里是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用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4、表示老的主题音乐

由于老讲话的声音低,并且说起话和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又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所以就用音色浑厚的木管,徐缓地吹奏出较长的叙事音调。使妈咪和宝宝仿佛看到老唠叨样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题音乐

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奏出来的,从音色、音量和音调上,都有一种阴暗的感觉。妈咪和宝宝会感觉到这是反面形象的音乐。

6、表示猎人开枪的主题音乐

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滚奏,表达猎人从树林一边走出,一边开枪。

7、表示彼得的主题音乐

,乐队以弦乐奏出明快、进行性地音乐,生动地表达了活泼、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机智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